《胭脂》张翎著
胭脂这个上海滩的千金小姐,阴差阳错救了重病有才华的穷画家,并爱上了他,从此命运跌入谷底~对父母撒谎,和他同居生了孩子
命运的转折点是孩子4岁时,由于兵荒马乱,画家决定去外地投奔,想回来再接她们母女,由于战乱,错失一生
抗战胜利后,她一个未婚生女没上户口的只能是黑户,她不断搬家隐姓埋名,从大城市还可以弹琴糊口到搬到乡村糊火柴盒糊口
女儿最后竟也为了美专的老师骗她,最后生孩子难产而死,她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原本想把外孙女送去给老师,在门外发现他有家室女儿,又独自抚养外孙女
外孙女后来嫁给一个中医师,一个不知心的人,外婆告诉她不要嫁太爱的人,心苦
学了些中医,生了个有先天心脏有病的孩子,她独带孩子去美国治疗,做了中医按摩师,也很辛苦为了给孩子治病
外婆最后住进了养老院,外孙女出国也无法照顾她,在报纸上她看到了画家临终的情况~台湾知名画家三次回国寻亲。她永远失去了那个最爱的人
她和女儿,一生都在收拾爱的残局,她说她和女儿都属第十三个属相:飞蛾~太令人痛心了
莫言说,张翎的语言细腻准确,善用拟人、比喻等技巧惟妙惟肖地刻画心理活动,场景描写到就像铺开来在你眼前,有些措辞非常新颖,适合孩子们写作的时候使用,比如
她眼里那汪浅蓝色的海水颤了一颤,流溢出来,滴落到脸颊上
我记得我是上帝打盹的时候悄悄出世的那个顽童,上帝的名册里找不到我的名字
他骨瘦如柴,脸看上去像一个磨的几乎透明,破了几个大洞的皮口袋
只要他的眼睛和我的一碰撞,我就能在他眼中看见火星子,好像我是引火纸,他是灯芯
白天的声响有毛刺,在人的耳朵上走过,能拉出血印子。夜晚的声响也长着牙,只是夜晚的牙钝,碰着人耳朵像挠痒痒,并不疼
扣扣身上的汗毛铮铮地树成了一片树林(形容害怕紧张汗毛倒立)
外婆一想心事额角上就有虫子爬来爬去(形容皱眉头)
在乱世里,所有的母亲都是狼
方便面的面条泡的很是松软,在筷子上一颤一颤地撒着娇
文笔细腻生动、大有张爱玲之风—莫言如是说
这也是我看完最大的感受,这是其一
其二,胭脂祖孙三代,给女性们提了个醒【不要飞蛾扑火地去爱一个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宿命,也是单纯】【千万不要嫁一个太爱的人,爱太辛苦,心中牵挂一个人的辛苦,不知心的人才相安无事】
祖孙三代中,两代都是飞蛾,扑向爱情的火
一个是独自带娃,从优渥的千金小姐到贫民窟糊火柴盒为生的老妈子
一个是难产而死,用生命写下感情的悲歌,做了第三者,孩子也成了没有爸妈只有外婆的可怜孩
——她们一生都在为爱情收拾残局
其三,都市猫语
女人该像猫一样,把亲近的主动权,毫厘不差地攥在自己的手心里,就连最美味的猫食也买不通
这是我认为的《胭脂》奉献的三处:
细腻的文笔、爱情的警示格言和女人同猫(别像狗一样去恋爱)
最后,附上给我启发的金句三枚
01爸爸常说:要揭开一个人的画皮露出他的本真,就得看他如何对待旁不相干的人
02 胭脂没有活在气泡里
胭脂享受得了最光鲜的日子,也吃得起世上最低贱的苦头。胭脂的柔软是骗人的假象,那层皮底下不仅有岩浆,也有石头。胭脂能活过所有的乱世,比任何一个凡夫贱妇还能
03 在二十二岁之前,我是大上海所有好人家女儿的完美范本,这个范本在我的生活圈子里有个名称叫淑女。在市井之辈口中叫千金。我从小接受上海滩最昂贵最精致的西洋教育,熟于钢琴,略通绘画,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亮一亮歌喉,随便涂鸦的文章也能占据校刊的显赫位置,还曾跟红十字会一个老中医学过把脉号诊
然而,我既没有成为先我而生的潘玉良,也没有成为后我而生的顾圣婴,更没有成为与我同时代饿张爱玲和苏青
不是因为缺乏天分,每一位教授过我的老师,无一不被我超人的敏捷和聪颖震惊。别人花上十分努力做成的事,我只需要五六分
然而,我一生却一事无成
正如那位对我寄予厚望,又最终对我大失所望的老中医所言——我若愚笨一些、家境贫寒一些,或许我还真能精通一门技艺
误了我的,正是我的聪明和家境、因为我从不肯在那五六分之上付出额外的苦工
我对一切浅尝辄止,我不想深究也不屑于拼命,一切对我来说都来的那么轻省
而我在22岁以后,竭尽全力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爱一个男人;我们错过了一班船,也错过了一生
剩下的岁月,我都在清理那场烟花留下的残局
——假如,从一开始就知道收拾残局的难处,我还会那样奋不顾身吗?我的生肖是蛾子,飞蛾扑火的蛾子
这一段我几乎一字不落地摘抄下来,只为那些爱情至上的女孩、不肯下辛苦精通一门技艺的女孩、凭着小聪明只肯浅尝辄止的女孩、家境好不想独立的女孩,希望她们能通过这些血泪,绕过那些弯路,那些需要一辈子作为代价才能懂得的经验,如果因为这段话,能让你的人生有所不同——那么,请告诉我,我会继续不辞辛苦的码字,只为让更多的女性,可以通过努力有更幸福、更多掌控感的人生(当然,如果甘愿为那极致的绚丽付出后半身的代价,只要心甘情愿,无可指摘,那也是一种生活,一辈子守着一场绚烂的烟花去回忆,比很多人一生平凡得不到爱,可能也算一种幸运吧!)
爱情像烟花,虽美,但别因它忘了生死
作者简介如下(来自百度)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后就职于煤炭部规划设计总院任英文翻译。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学位。现定居于多伦多市,曾为注册听力康复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代表作有《余震》《雁过藻溪》《金山》等。小说曾多次获得两岸三地重大文学奖项,入选各式转载本和年度精选本,并六次进入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其小说《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11年度中篇小说排行榜首。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灾难巨片《唐山大地震》(冯小刚执导),获得了包括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根据其小说《空巢》改编的电影《一个温州的女人》,获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表彰奖、英国万像国际电影节最佳中小成本影片奖等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上出版发行。
《阵痛》,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原作小说《余震》的作者——旅居加拿大的温州女作家张翎的最新长篇力作。
2019年,与冯小刚合作,出任电影《只有芸知道》的编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