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大理工作坊心得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0995/5f9e2dbae6de80fb.jpg)
这次大理之行,历经三天的工作坊,收获了六个字“尊重、信任、接受”。
(1) 学会如何用心与人沟通。
(2)了解了应该如何落地去爱自己。
(3)清理了过往的一部分内在小孩的伤痛,并及时的接受疗愈。
更加立体地、清晰地、和平地去看到过往的经历,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0995/4568643d80620f15.jpg)
一上课,逸榛老师就发了问了我们5个问题。
①从原生家庭中学习到男人和女人是什么样子的?
②现在,自己理解的男人和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③我是谁?我是怎么看待我自己的?
④我们认为合理的男人和女人是怎样的?
⑤我们想要的伴侣是怎样的?
这五个问题,对于我来说逸榛老师要求我晚上下课后再回答一遍。经过两次答案的对比。我留意到自己开始有了变化。
我有留意到在上午的答案里带有评判,偏理性。而上完一天的课后,晚上的答案更走心,更能站在了解他人的角度去写。并开始意识到男人和女人都要先爱自己。并接收到了一句话“努力把自己活好,才是爱对方最好的方式。”更是悟到男人和女人在人格上是各自独立的,但同时在相爱的范畴里又是彼此关爱和和谐统一的。
在这天的学习和练习中,学会了放下头脑,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落地做法。学会了如何表达爱,让爱在自己和对方的心里能相互的流动起来。
在晚间写的答案里,留意到自己开始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选择伴侣的标准时,很清晰要去发掘和欣赏对方的内在品质,相处时是可以彼此真实表达和交流爱的感觉的,创造彼此的温暖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0995/0ee1f14e8c1043b2.jpg)
一上课,老师画了一个三角形,展示了“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三个角色。经过角色互换去扮演,对三个角色都有了深刻的体检。
受害者,是“好处”最多的角色,不用去负责任,还可以得到拯救者的保户。但事实上这个角色里的人是非常没有力量的。
拯救者,看上去是一个保护者的角色,但练习中体会到实际上他很无奈,是被动的,这个角色是被受害者逼出来的。所以,事实上也是没有力量的。
迫害者,也是被逼出来的,是在扮演了拯救者后发现自己并不能拯救到受害者,所以演变成选择开始攻击对方,态度变得很直接很暴力。很有力量,也会很用力,但越用力自己就越受伤,越难过。
课后我问回顾自己,在过往的人生中,何尝不是轮流上演这些三个角色。顿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一直那么累。
同时,课程里我们学习到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圈。
首先,我确认到了一点,从今天开始我只能为我自己的感觉负责任。同时,不能带着情绪做事。因为,情绪给对方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我要尽其所能地负责任。
接下来,要多练习用心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多练习有效沟通。练习让自己用开放的心去看见对方的与众不同。
第三,当遇到“不和平”时,记住深长呼吸,鼻子吸气,嘴巴吐气。并尝试让自己后退一部步,可以的话马上坐下来闭上眼睛感受自己,内观自己:①为什么我会心痛会悲伤?②这个念头是我的还是别人的?(因为有可能是别人的)③仔细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
时常关照自己的内心感受,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品质就是一个人的发光点,可以去唤醒自己。一个有能力的人要上升为一个有能耐的人,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包容力。所有的战争都是来自自己的内在,拿捏好自己的心,看到的世界就会变得美好和丰盛。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0995/06d44577a7f3540c.jpg)
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问到老师一个问题。现在的我,渴望爱但又不敢去接受爱,不懂得怎样去表达爱,不清楚什么是真爱。
老师针对这个问题马上给我们做了一个个案练习《真爱和需要》。从这个练习里我看见了事实上我根本不重视真爱,我只重视了需要。当时老师也察觉到,我重视的需要是一种“被需要的需要”。(这个需要为什么会产生?在后面一个个案里我找到了答案)
这时老师有要我们闭上眼睛问自己,你足够爱自己吗?你爱自己有几分?当时我的第一个答案是零分。天啊,当时我完全接受不了这个答案。
后来,老师忽然有链接到我需要做一个个案《我和妈妈》,这个个案好震撼,写到这里,我还跟清晰记得当时强烈的感受。在潜意识层面面对我的妈妈,我和妈妈之间是有距离的,真实的原因是我把自己的身份搞错了,在家庭角色扮演中,我把自己演成了“妈妈”。当要跟着老师说与自己的妈妈表达时,我觉察到了真相,我根本无法臣服一个事实“眼前这个是我的妈妈,她是大的我是小的”。(这个真相让我震惊同时,突然我呐喊出了一个真相“我根本没有办法做我自己”。写到这里,我明白,我为什么不重视真爱?为什么爱自己是零分?就是我根本一直都没有选择去做自己。一直活在“家庭需要我去做妈妈”这个假需要里,一直紧紧抓住这个“被需要的需要”。活在满足他人的需要的世界里,忘了自己的需要。
但事实上,我是有选择权的,我可以去做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事,能滋养自己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0995/a76eb401eb659e03.jpg)
第二天的晚上,老师布置了一个练习,让我们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眼睛,要看30分钟。
做这个练习,一开始我觉得这30分钟很难渡过啊!一开始,我准备要看自己眼睛的时候,我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恐惧,我有点抗拒看自己的眼睛。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去看,我看到了这双眼睛好悲伤,好无助,那一刻我好心痛,双眼开始模糊想流泪。在那个瞬间,我下意识的转移注意力,开始揉眼睛,看脸上的毛孔,痘痘,看时间(那时才过去了11分钟,怎么办?),当时很想逃避再看到这个悲伤的灵魂。可过了一会,一个声音对我说,老师是要我们看够30分钟。接下来,就看看自己的眼睛,再看看时间,煎熬了一阵子。看着看着有一个声音说,你可以尝试去肯定他(灵魂),我开始尝试从耐心去对他说,学习老师的说话方式,我看见了你的悲伤,你的无助,我开始鼓励他,你可以很坚强,很快乐,其实你很勇敢。慢慢的我看到了他变得有力量了,变轻松了,变坚强了。
非常感恩老师布置的这个功课,以后我要常常这样练习和自己的灵魂对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0995/737fc1d1fdfeb674.jpg)
《灵魂与内在小孩》
这个练习,我们是轮流做的。从中我了解到在我们身体里灵魂只有一个,就是高我。而内在小孩(就是小我---Ego),是我们在从小到大的成长中,为了保护我们,为了让我们能活下来而形成的。所以,每个人身体里都成千个内在小孩。这个个案练习,让我了解我们的内在小孩的存在,并让他们看见灵魂。个案的启示:我们要时常关注自己的感受,因为这些感受就是我们的内在小孩。要多陪伴自己,并允许自己有任何的感受。
在做练习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蔡蔡同学的个案里,我的内在小孩突然跑出来,他“借题发挥”,直接让我头好麻好痒好痛,让我回忆起6岁时的我,还好当时老师马上觉察到了。当即老师就对我说,现在在你身体里是你自己的内外小孩的能量。当即我就接受了老师的疗愈,过程中我吐了很多,老师说吐的是出事当年的情绪(害怕被骂,头摔痛了,埋怨奶奶不理会我)。要不是我亲身体会,我还真不敢相信。这个情绪居然在我的身体里存在了这么就,长达了40年。当然,我也看到了这个内在小孩的强烈意愿,强烈向老师求救,这次他得救了。经过老师的引导,当下我嘉许了我这个内在小孩,嘉许了他的勇敢,而且让我活出了此刻很健康的我。老师也很确定的告诉我,现在的我是很健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0995/a9ef0ab679585e6e.jpg)
这三天,感觉过得很快,但同时收获又是那么那么的多,感恩这个旅程感恩逸榛老师不远千里的付出感恩蔡蔡在培训前的准备,忙前忙后感恩我的小甜心Manni的一路引领最后,最感恩的是我的灵魂,感恩他那么的爱我,让我不断活出自己,活出一个赢的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8380995/6e12ce08d6e4421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