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就像一个摆渡人,他努力地披荆斩浪,挥舞着船桨,不时地改变航向,为把我们送上岸,辛苦操劳。当学生们上岸以后,他独自回去,摆渡另一批人,奔波在这片海。
进入高三,一直被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着向前,总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很多还不会。
幸亏这时候,遇到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班主任,马老师。他四十多岁,微胖的脸上戴副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像父亲一样的慈祥,像母亲一样的循循善诱。
他自我介绍,让我们了解了他丰富的经历,早些年在外边当过律师,后来回一个高中教学,由于语文教得好,就调到了我们这所学校。
他经常推着一辆自行车,停到教学楼下的停车区。走到教室,转一转,偶尔拉同学出去谈谈心,加油鼓劲。课后,又推着自行车下班。
前年见到他时,便问起那辆古董级自行车,原以为早就被淘汰了。马老师听到我们谈起自行车,不禁莞尔一笑,“你们还记着那自行车,同学们总说我那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其他到处都响。用了这么多年,有感情了,又不舍得扔,放在家里呢”。
马老师就是个婆婆嘴妈妈心,发现问题,直接就说,不厌其烦,督促学生去改正。所以,经常会有学生轮流被叫出去,谈一次心。
他教导我们制订合理的目标,既不要太高,超出能力范围太多,又不能目标过低。怎么才算合理呢?就像摘苹果,要跳一跳可以够得到。
语文,需要厚积薄发,指望突击提高,不太可能。老师注重日常随机教育,在大街上看到什么广告标语,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一些易混淆的字,都及时给我们讲解,并一再强调要重视这种点滴积累。
对于各种题型,组织训练,议论文写作更是每周一次。不管时间多紧迫,他始终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安排,让我们不至于乱了阵脚。
当日子一天天流走,马老师把我们带到了高考面前。这不是期待已久的考试吗?这不就毕业了吗?
高考前,马老师说开班会深情地说,“很多同学高考后就各奔东西了,有的人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全班在行知楼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题词下留下了珍贵的,高三唯一的一张合影。
高考,估分,报志愿,人是麻木的。那场考试,本以为有多么惊心动魄,结果确实那么的平淡无奇。大家只是参加了一场再也见不到卷子考试,也许是不少同学的学生生涯的最后一次考试。
到录取,去学校拿通知书。马老师找出了我的通知书,还在责怪我录取了也不早点告诉他。这多少让人苦笑不得,因为我的通知书,相比于别人的传递着希望的大红色EMS邮件,平邮的普通信封的邮件就像是诈骗的一样。
我的高中阶段,就这么结束了。
然而,我还是马老师口中的“好学生”,但愿曾对一些学弟学妹有过积极的影响吧。
感谢马老师,陪伴我过那段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