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着惊世之才,她抒写人情冷暖,她过得特立独行,她就是张爱玲。
张爱玲是中国文坛上女性作家的代表性人物。
她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20岁出头便凭借小说《沉香屑·第一香炉》等作品红遍上海滩。
她的文字、她笔下的作品如《沉香屑》《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等,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也成了她不可替代的注释。
人们惊叹于张爱玲的惊世之才,她笔下所抒写人情冷暖,更惊叹于这些文字背后那个特立独行的自我。张爱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本《张爱玲:才华是女人最大的底气》或许你让你一探究竟。
01 原生家庭悲剧下的反抗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一个勋贵之家。她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不过等到她出生时,家族已然走向没落。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衣食无忧,但却让她耳濡目染了族人的落败与颓丧。
很多人都说,她在自己小说中描述的那些公子王孙、遗老遗少、太太姨太太、丫鬟小姐如此深入骨髓,是因为她熟悉他们糜烂颓废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阴暗、畸形的心理,因此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描摹。
张爱玲的原生家庭是可悲的。在她4岁时,有着新思潮的母亲便毅然和沉溺于鸦片妓女的父亲离婚,去了法国。而留在父亲身边的她,“在父亲的鸦片中窒息了很久,又在继母阴沉又挑剔的目光中被审视”,活得并不开心。
她向往母亲的自由自在,也想要出国留学。父亲认为万恶的新思想让自己的妻子不顾一切舍弃了他,舍弃了这个家。一次,因为她与继母吵架,父亲就对她大打出手,“耳朵聋了,我坐在地上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这些成为了父女决裂的导火索,让她选择了逃离,逃离给她衣食无忧的张公馆,奔向生活拮据的母亲,体验另一种人生。
然而母亲给与的,也不是温暖的港湾,因为没工作,母亲靠的是变卖祖辈留下的古董生活,每次伸手要钱都让张爱玲尴尬局促。这也促使了她想要快点赚钱,用文字赚钱。
02 孤傲性格背后是强大的自信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跟童年的记忆有关。
她生性淡漠,一生孤寂。
她说:“我是孤独惯了的,以前在大学里的时候,同学们常会说我们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我常常觉得我像是一个岛。”
原生家庭的悲剧让她不容易对别人敞开心扉,而文字成了她铸造的围城,在文字世界里,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在。
而最开始给她构建文字的围城的,却是她的父母。
饱读诗书的父亲会教她读书,给她念诗、讲《红楼梦》,会耐心给她批阅幼稚的作文,然后将它们装订成册。
没离婚前母亲每天早晨会叫佣人将她抱到床上去背书,离婚后也对她的学业非常重视,把她送入新式小学读书,继而送入中学、大学接受现代教育,她对于读书孜孜不倦,同时受到了中西方的文化影响。
张爱玲走红上海滩后,上海报纸捕捉她的热点,一是她的奇装异服,二是她的孤傲性格。
关于喜欢穿奇装异服,她说:“我既不是美人又没有什么特点,不用这些来招摇,怎么引得起别人的注意。”
而关于她孤傲的性格,坊间流传一个故事:有人和她约定,下午3点到她家里会面,她了同意。但不巧,这人2点45分提前到了,敲门后,张爱玲来应门,会板着脸说:“张爱玲小姐现在不会客。”然后将门关。如果客人来迟了,比如3点15分才到,张爱玲便会振振有词的告诉他:“张爱玲小姐已经出去了。”
张爱玲晚年时更是经常搬家,不仅是陌生人,就连亲朋都不知道她住哪儿。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离群索居、我行我素的,她从不理会旁人对她的恶语评价,只一心做自己。
可以说,一张生人勿进的脸,一双傲视人间的眼,睥睨着这个世界。
03 卑微到尘埃里的爱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傲视群雄的才女,但在爱情里却卑微得如同尘埃。
在爱上胡兰成以后,卑微到了尘埃里。胡兰成送的一件皮大衣,她都能够炫耀好久,却不知道自己“一生给了胡兰成金钱无数,还把自己的赚的稿费拿出来给他,确保他今生生活无忧”。然而,卑微的爱情换来的只是二人的分道扬镳。
之后她和桑弧的相遇相知,也是以悲剧收场。桑弧帮她甚多,帮她写书评,不遗余力推荐她,帮她找出路,给她取笔名“梁京”等等,他们二人是有感情基础的,然而他却连跨出那一步的勇气都没有,最后娶了别人,而张爱玲远走他乡。
1955年,张爱玲移居美国后,与相差29岁的赖雅成为忘年恋。他们因为文字相识,因怀孕结婚,不到半年的时间。虽然张爱玲最后没留下肚子里的孩子,但是二人却牵绊了一生。张爱玲的文字在国外没有打开市场,在拮据的生活中,她大多数时间都在照顾年迈多病的丈夫。
在张爱玲漫长的一生中,家始终是没有温暖的。也因此,她的笔下很少有完美的人生和喜剧的人物,很少有中国式的喜庆和完满的结局。
她更善于写悲剧,用尖刻的语言,毫不留情地揭露现实的真相与残酷,一针见血地刺得我们瑟瑟发抖。
04 早年的标新立异vs晚年的简单凄凉
可以说,年轻时代的张爱玲是张扬的,“出名要趁早”的她,早早地享受到了写作和金钱带来的乐趣。
她生平第一次赚钱,是中学时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报馆给了她5块钱的稿费。她毫不迟疑,立马去买了一只口红。
张爱玲爱口红,在她的作品里你常常能看到口红的身影。她以为,口红是光鲜骄傲的姿态,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快乐。她说:“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们要的东西。”
但在她人生中最后那十年,她对于物质和生活的追求低到了极限。“她一直穿着中国生产的最便宜的塑料拖鞋,穿不了了就扔掉,不再打理发型,而是买许多假发,也不再化妆,厨房里也多是纸碗和塑料刀叉,用了就扔。”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逝世。她死后人们进入她的住所,发现她过得极为简朴,家里没有家具,甚至没有床,墙上没有悬挂任何装饰物。
晚年的简单凄凉和她早年追求的华丽与优雅格格不入,让许多人都惊愕感伤。
张爱玲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体验过太多人情冷暖,看得太清太透,这通过她留下来的大量作品就能知晓。
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