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还在读大二,开通了这个简书账号,希望能开始用文字记录生活,却因为学业繁忙中断了,现在重新找回账号,希望这次可以坚持下去。
刚刚提交了毕业设计的材料,做了很久的网页,改了一遍又一遍的论文,都在今天结束了,如释重负。
学校里的学习,总觉得是“给老师学的”,仿佛是老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就配合老师完成。本来不该是,我们要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协助我们完成吗?学习本身是很有意义会让人快乐的一件事情,本应该用来“怡情、傅彩、长才”的乐事,到了我这样的学生这里反而成了胆战心惊的苦差,借用若曦的话,就是“”这样的课,并不是我想学的,是那些人硬塞给我的”,始作俑者还是选专业时的自己,直接间接,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高中选专业时,因为觉得在理科学习中,更能看到自然界万物的运行规律,更能接近真相;又不愿意背诵,就理所当然的选了理科,到了后来发现自己的语文和英语反而学得相对更好。
报大学的时候卡着分数线选学校,生怕自己吃了亏,结果去了一所的理工科大学的工科专业——生物工程。去过几次实验室,上过几次实验课,看到研究生学姐每天做的任务,越来越觉得,这并不是我想做的事情。于是心里盘算着转专业,想过转到英语专业,但是想法并不坚定,再加上朋友说学校的语言专业不是强项,就有些犹豫。后来在C语言课上,对老师的讲课内容很感兴趣,发现计算机软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本着“改变世界”的远大理想,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但是真正的学习远没有想象中的神奇,虽然学习的过程也有收获,但总觉得束手束脚,学得很艰难,也有些辛苦。
真的很羡慕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学习任务,时不时还能拓展延伸的学霸们。但是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也像我一样,光是能完成任务就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力?
后来选修过英语二专业,因为要考研也放弃了,即使有个外教给了我最高的分数,这位老师总是很真诚地为我们上课,对我们的语音、写作要求都很严格,拿出很多时间,帮助我们纠正和修改,认真地对待我们每一个小的问题。
有次课上收集我们想问的问题,我问的是,如果你能回到20岁,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或者你对20岁左右的我们有什么建议?(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your 20s again?Or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us in our 20s?)
他回答,选择你热爱的事业,集中精力,做到最好。(Choose what you love, get focused anf do your best.)
![](https://img.haomeiwen.com/i8709297/4fbf58a1c568b738.jpg)
也正是因为他的话,我决定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却没有如愿录取,政治和英语都不错,专业课却拉了很多分。
于是开始慌忙找工作,就业过程中发现,还是需要靠不喜欢学得很痛苦的本专业来就业。
看着许多同学都如愿进入了理想的学府,羡慕却又羡慕得莫名其妙,羡慕他们能拥有更高的学历,能为以后的就业做更好的准备,但却又疑惑,如果我也读研,我能读什么,继续学计算机,做工程,写代码,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教育、心理领域的专业?读研就能解决我的问题吗?
我现在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知道的是,我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做事。
像电影里《无问西东》里所说,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https://img.haomeiwen.com/i8709297/1cd902cb65a77f2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