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陶渊明: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每日赏诗)

陶渊明: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每日赏诗)

作者: 易恒40 | 来源:发表于2022-08-24 16:12 被阅读0次

  鲁迅说魏晋风度、文章是与药和酒有莫大的关系。魏晋名士放飞自我,好清谈,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徘徊,兴玄学,后来发展到“内圣外王”作为处世哲学,但仅限于学术理论,真正做到内圣外王的没有。言为心声,文人在仕与隐之间徘徊,前有竹林文士,中间有陶渊明,后来有谢灵运,都是“失意”文人,却是文学大家。

这一时期的佛教仍在形成中,东汉才传入中土,魏晋时期尚在发展中,南朝发展比较快,“四百八十寺”,梁武帝时期达摩祖师才开始禅宗,魏晋时期人们想要清修还找不到宗门,文人归隐多以老庄为师,但汉儒影响实在日久深长,“隐”还只是个人的行为,“仕”的观念仍根深,要完全摆脱“仕”的影响,作为文人来说是不可能的。 

陶渊明算是比较彻底的隐士了,但还是不忘世俗,“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由于没有后来佛教的一套修行方法,文人多寄情了药和酒,成功人士才能求药,像落魄文人只能用自制的酒来解愁了。只是一值有些疑惑,陶渊明养了五个子女,一大家子人吃饭都是个问题,那有多少余粮酿酒?

写诗得有心情,饮酒还得有实力。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归园田居》其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饮酒二十首》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田居生活显然只是听来浪漫,现实起来还是很现实的,种点豆子都不容易,如果不料理,草比豆盛,如果要料理,从早到晚就得忙个不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农村真穷、农民真苦!

人是群居动物,一但失单,总觉孤寂,“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对于饮酒,陶渊明也不是真醉,时时还想着功名不就,盛年难再,“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尽管孤寂、苦闷、徬徨、前途无望,但还得坚定守寡的信心,“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相关文章

  • 陶渊明: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每日赏诗)

    鲁迅说魏晋风度、文章是与药和酒有莫大的关系。魏晋名士放飞自我,好清谈,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徘徊,兴玄学,后来发展到...

  • 以后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那么眼前的苟且是不是曾经以为的诗和远方呢?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以后的苟且。

  • 迈不过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只能是种情怀

    生活不是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可,迈不过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只能...

  • 遥望的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曾刷遍了朋友圈,敲起了多少人内心深处梦! 诗,是陶渊明...

  • 《我野蛮生长路过全世界》3——你曾是少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我们努力度过眼前的苟且,带着诗意去了远方,...

  • 行者 | 印度 – 诗意与苟且并行 - 在脏乱差的新德里2天被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对于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认为眼前的生活就是苟且,远方才是诗,于是就踏上了一...

  • 他说 我说

    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说, 生活没有眼前的苟且,惟有诗和远方。

  • 11.无题

    用心情织网 将生活过滤 剩下什么 诗和远方?还是眼前的苟且? 是眼前的苟且丰富了诗的内容? 还是用诗记录眼前的苟且...

  • 去不了远方,就把生活的苟且变成一首歌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看不懂的诗和去不了的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

  • 诗的种子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吾自有乐,虽无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宴酣之思,也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渊明: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每日赏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lo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