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作者: 听张老师说 | 来源:发表于2023-12-17 22:24 被阅读0次

寒食,是古代的一个传统习俗,时令一般在清明节前两天。按习俗,这两天普通人家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现成的食物,因此,称为寒食,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曾经“割股奉君”的介子推。

按当时的朝廷制度,到了清明的这一天,皇帝要派人取新生之火,赏给那些高官大臣,以表示皇恩浩荡。本诗是诗人所作的一首七绝。本诗首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唐朝京城长安寒食节时的秀美风光。句中的“春城”指的是春天里的都城长安,这两个字精练而华美地体现了京城的风貌,而“无处不飞花”,则是此时的长安城,最典型的特色:春意盎然,处处充满了美好的生机,笼罩着整个长安城。诗人没有用通常流俗的“处处飞花”,而是用“无处不飞花”这种双重否定的语气,反而加深了肯定的意思,在读者的眼前,形象地展现出了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春光无限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色彩。

而“寒食东风御柳斜”,一个“御”字体现了皇城的无限风光。诗人并没有釆用直接写人们踏春的各种盛况,而是提取了春风吹拂“御柳”的一个典型春天的景象,从而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春天的景色,而“斜”字用得极其巧妙,让人仿佛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

接下来的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侧面写出了当时寒食节禁火的习俗。由于寒食节一律禁止烟火,唯一的例外,就是得到皇家了。当然,得到皇帝恩宠的权贵大臣,也可以是例外的。这两句就是描写了这种例外的情况。

“日暮汉宫传蜡烛”中的“传“字,不但体现了皇帝赐火给大臣时的动态,还暗示了皇帝是按等级来恩赐的,体现了等级的森严。这里的“汉宫”,诗人用的是隐喻,用“汉宫”来代指“唐宫”,隐含着嘲讽之意,让人感觉到诗人的言外之意。

“轻烟散入五侯家”中的“轻烟散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皇帝的近侍,骑着马挨个送蜡烛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蜡烛的火光,令眼前的画面更加生动。最后这两句诗,也令人想起了当时中唐时期,朝政的腐败,宦官的专权。因此,“汉宫”两个字的言外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自然而然地让人把当时的朝政和汉末的混乱不堪,联系在一起了。

本诗釆用了白描的手法,含蓄巧妙,蕴意深长,细构严谨,富于变化,形象生动,体现了诗人高明的写法。

相关文章

  • 一日一诗

    寒食闲录寒食诗

  •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读《黄州寒食帖》(上)

    本来要读王献之的《送梨帖》,应人之邀,提前解读苏轼的《寒食帖》。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 【中國·書】寒食节读寒食帖

    【中國·書】寒食节读寒食帖 ​​​

  • 清明时节雨纷纷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 马上逢寒食 途中属暮春 《途中寒食》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

  • 有权势的人的“坏”隐藏那么深

    今日和晨小只学习《寒食》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

  • 寒食(古诗词鉴赏91)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

  • 《寒食》读后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

  • 寒食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一位书生走在寒食节的晚上,...

  • 寒食

    停电了,中午不知道做什么饭了。想着总不至于吃凉的吧!凉的,哦,忽然想起今天是寒食节。 2640多年前,晋文公好...

  • 寒食

    古有介子推, 今有清明节, 寒食来扫墓, 绵山忠魂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no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