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后,我去学校看成绩,办理手续的时候,有个男生不时地从不同方向不同地方叫我的名字。但是,等我转身看他的时候,他就不见了。这样,高中以后,我始终感觉周围的人在讨论我。由于家庭条件较差,我经常穿别人不要的衣服、烂鞋子和湿衣服(洗衣服的人多,冬天的时候,衣服经常没干)。我极度自卑和恐慌,把所有的寄托都放在学习上,把与同学休息聊天当成是浪费时间。这就是我认知情绪不良的根源吧。我总觉得低人一等,总想在学习上找回补偿和落差。学习上方法不当,只是机械地死读书。我也把全部业余时间拿来读书做题,丝毫不给自己喘息的时间和空间。弟弟读了小学就没有继续读书了。全家外出打工,给我挣学费。我一直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不要辜负他们。第一次高考,我只考上了三本院校,学费要一万五千多。学费高,学校也不理想,于是我决定再战。
复读的时候,我更是挤压所有时间来学习,死记硬背,逼着自己不停地学。心里还一直想着爸爸妈妈和弟弟那么辛苦地上班,他们一天工作12小时,我也要学习12小时才对得起他们。即使我特疲倦,特别累,特别想睡,我也没有一丝一毫地感觉。我还一个劲地自责,为什么老是学习没有效率,为什么要掌握的还有那么多没有掌握好。甚至,有室友约我一起周末逛街,我在逛街的途中都会折返回学校看书做题,扔下她一个人继续逛。这样,我在自责、矛盾,甚至自罪的非常心理状态中,仅仅在学校读了两个多月就崩溃了。妈妈从遥远的广东回到四川带我去看病。我看完医生回家直接睡了三天三夜,中途奶奶叫我起床吃饭,我闭着眼睛吃一两口又继续睡了。在家休养两三个月中,我每天都要睡午觉。有一次,奶奶劝我中午不要睡。我真没睡。最后,晚饭还没有吃我就坚持不住,回家睡觉了。从亲戚家回去,我深一脚潜一脚地走,差点摔倒。就这样,我一直休养着,最后直接参加了第二次高考,仍然是三本。我不服气,大学期间也努力读书,最后又崩溃了一次。至今,我都心有余悸。这应该就是我在不良的认知情绪与条件性情绪交互作用下经历过的最痛最难熬的时光吧。
我选这门课的目的就是,如果再来一次,我应该怎么做?当我儿子高中时,我该怎样做个好妈妈,在他背后有力地温柔地支持到他。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会每天抽时间尽情地唱歌。我也会每周去打一两个小时的篮球,把心累与头脑疲倦通过汗水挥洒出来。我也会每天做正念冥想,让自己身心统一,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思考深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