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写作教程,其中一段大致的意思是:当你开始构思一个科幻小说时,你已经超过80%想当作家的人;当你开始动笔写小说的时候,你已经超过80%构思写小说的人;当你写完一个完整的科幻小说并且投稿,你已经属于百分之一的人了。
这个世上有太多眼高手低的聪明人了。但要真正做成事情,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奋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相信并且践行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那些聪明的人,当你接触时间短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总是特别显眼,充满无限可能。
你把时间放长一点。三年、五年、十年,当所有的可能都坍缩为现实,那些踽踽独行的人,才更容易做出成绩来。
这世界上不存在想一晚上,突然灵光乍现就能证明1+1的事。
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运算稿纸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写的论文有两百多页。
由于论文中数学公式极多,符号极繁,且很多是多层嵌套,拼排十分困难。印刷厂派资深排版师傅操作,整整排了一星期。
所以,每次看到有人在那宣传轻松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我都想先甩一本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问他能不能看懂。
华为就是有数万甚至是上十万,精心挑选的名校优秀学子。他们成绩都很好,智商优越,领悟力都很强,很能搞科研。但偏偏华为的企业文化里,没有聪明这一条,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奋斗。就像是任正非说的:华为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依靠,也没有什么资源,唯有努力工作才可能获得机会。”
他还说过,华为实际上是一群傻子,所谓的傻就是他们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华为在成长三十年的过程中,没有炒股票,也没有做地产,30年来只做一件事,就是通信制造。
那可是在深圳啊,华为如果从两千年开始囤地盖楼,赚的钱估计都能再造一个华为了。
但他们没有,如果他们这么干了,世界上不过是多了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一个首富。而这样的房地产公司和首富,无论中国还是世界上,从来都不缺。
他们就像是挖掘开采和探索地下世界的人,默默无闻、谨慎、不动声色和不可动摇地向前推进,风花雪月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跟他们全然无关。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认真的事情全力做,你就是赢家”——任正非
相信我,没有什么聪明或者捷径,能让你写的毫不费劲。
聪明这种天赋,可能决定了许多事情的上限,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努力之外,智商已经逆天。但讲真,以大部分人用心、用功、用力的程度,可能刚过了下限。恰恰就是聪明的人,上限很高,但下限往往也很低。
凭借着智商和情商上的优势,他们太容易急功近利,如果短时间看不到特别大的收益,就很难坚持下去。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我特别喜欢的纪录片。临摹一幅画临个七八年,修个什么木器干到退休还没完;缂丝的那位,一个月也缂不了几寸。那里面的大部分工作,聪明人都干不了。其实,就算一辈子只能干一件事,干成了也是一种成功。
“聪明”并没有那么可靠,但时间从来不会撒谎。
写文章也好,做事也好,人际交往也好,不聪明不是什么坏事,实干才能解决问题。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涓流所积,终成沧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