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想学写作的看过来!这有一本加速成长的武功秘籍

想学写作的看过来!这有一本加速成长的武功秘籍

作者: 亦书亦影 | 来源:发表于2020-03-11 13:02 被阅读0次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这句话是法国里昂最著名的牧师内德·兰塞姆墓碑上的手迹。在他84岁高龄时听了一位72岁临终者的忏悔,有感而发。忏悔者是布店老板,一生庸碌,最让他后悔的是只能在临终前对自己的生命做个忏悔,而没有坚持自己的兴趣,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

    遗憾是一种人生常态,更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所谓存在即合理,我们无需为过去的事情不断自责,应该把焦点放在当下和未来。

    图一.jpg

    但享受当下绝不意味着放弃成长,遗憾是一种情绪,它更是促进反思和成长的引子。很多人抱怨没有抓住写作的红利期,却没有想过本质原因是自己从未开始写稿。

    “真相往往深藏在历史的河底,只有复原了真相才能触及事情的本质。”

    人们需要探寻自己的过往,反思自己的言行,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坦然。

    这就是复盘思维。复盘思维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到做出一个决策、小到思考问题的原因,不论是团队还是个人,复盘思维的影响无处不在。

    图二.jpg

    爱因斯坦说:“疯狂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但却期待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每天重复低质量的日更,还期待平台奖励和读者喜爱,这种想法显然是“疯狂”的。

    秋叶大叔说:将复盘的思维运用到写作中,得到的将是打开人生的各种可能。

    秋叶大叔标签很多,大学老师、PPT精英、新媒体讲师、微博红人……这样知名的人士,忙碌可想而知。但依然能做到很多普通人无法做到的日更,真让人好奇:究竟他有着怎样的写作方法?

    图三.jpg

    秋叶大叔在《写作7堂课》中给出他的武功秘籍。《写作7堂课》教你的不仅仅是写作的方法和套路,更是将写作的底层逻辑、思维框架、复盘方法、时间管理、写作技巧、工具使用、行为养成等等内容全部囊括。写作锻炼的不仅仅是文笔,写作更应该养成的是一种职业能力和思维方式。

    这本书刷新了我的认知:牛人和普通人的差别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努力都是无效的。

    《写作7堂课》,介绍了7种写作模式:

    • 框架式写作,写作的知识积累,让写作者更容易发现写作主题,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困扰。

    • 复利式写作,清晰的讲解了写作是一种可以复利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项完成工作的技能。

    • 联机式写作,教会没有素材库的写作者如何善用网络资源。

    • 结构式写作,帮助写作者找准自己的写作风格。

    • 碎片式写作,给写作者提供了日更的思路,让坚持日更成为可能。

    • 清单式写作,教给了写作者避免重复弯路的方法。

    • 复盘式写作,告诉我们大神是如何炼成的。

    图四.jpg

    下面我以复盘式写作为例,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1、什么是复盘式写作?

    写作,在普通人看来,可能就是写好一篇作文、写好一篇读后感、写好公司的文件报告、写好申请书……这些是非虚构写作的范畴。如此看来,写作是一项明确目标、确定读者、组织想法的单纯技能。

    秋叶大叔在《写作7堂课》中指出,复盘式写作引用了PDCA(戴明循环)的思维模式:

    • 第一是记录:把你做的事情记录下来。
    • 第二是复盘:检讨工作得失,形成框架。
    • 第三是清单:按优化后的清单去做。

    通过持续复盘,形成工作清单(清单式写作)、完善写作框架(框架式写作)、不断迭代,形成戴明循环。

    图5.png

    《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指的是自我反思和检查,以求不断进步。这就是复盘,复盘的目的是积累,有了积累才有可能有清单,有了清单才有可能完善框架。复盘式写作是在写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写作框架、写作清单,是过程式的写作,复盘对象是过程。

    此外,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复盘。写作需要运用写作的逻辑、语法、风格,还需考虑读者、写作目标……将主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自身思维逻辑、语言组织能力的复盘,是写作技能的复盘。

    作家约翰·加德纳说:“大多数境况不佳的组织已经患上一种功能性视觉障碍,它们看不见自己身上的缺点。他们的症结并不在于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根本看不见自己的问题。”

    那些只会重复实践的人,劳碌一生,最多是个熟练工,很难取得重大进步。

    复盘式写作可以帮助人们超越他人,复盘式思维帮助人们超越自己。

    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对自己的评价是“智商中等偏上,情商较高,没有和别人的巨大优势,而之所以能取得成就,在于勤于复盘”。

    复盘式写作,改变的是写作的心态和眼界。

    图六.jpg

    2、复盘式写作的方法

    写作中复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借鉴他人,一种是改进自己。

    找到好范文、总结它的引题方式、立意角度,提炼文章的段落大意,找出其逻辑结构,然后将其变成一个可以学习的框架,模仿其优秀的句式、套用其写作方法,模仿写作。这就是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曾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对学习写作的人来说,巨人的肩膀不就是优秀的文章吗?

    通过拆解别人的文章,培养自己的写作框架,用别人的经验方法,细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完善的知识体系组成了话题框架、检查清单、写作技巧……。

    图七.jpg

    改进自己的复盘方法,是自我反思。我们在学习别人知识经验的同时,要想到这些知识经验怎么样用在自己的写作和工作中。自己的文章写的为什么不好(标题是不是够吸引人、立意总结是不是够大、文章结构和逻辑是不是清晰)?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有没有使用金句、读完有没有尖叫感、读者是不是感兴趣)?

    “学习别人的套路那叫外部经验,自己总结自己的进步和得失叫内化能力。”

    图八.jpg

    3、复盘式写作的关键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复盘的速度。想要在信息的洪流中立住脚跟而不是随波逐流,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复盘要及时、反复。

    仔细阅读名人传记,会发现这些出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自己深耕的领域复盘。他们会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复盘当天的内容,也会在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去复盘自己的工作进步及得失,这种复盘是一种工作总结,更是对内心目标、工作方法的自我探寻。

    人的大脑容量有限,记忆力也有限。现在让你想想自己昨天的一日三餐吃了什么,我想有一大部分人早已忘记了。同样,如果不能做到及时复盘,大脑也很容易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忘记,更别提如何取得进步了。

    所以,当我们内心有想法时要及时记录,有灵感时要及时输出,看到好的文章要养成拆解的习惯,否则只会与好点子擦肩而过。

    反复复盘是搭建和完善写作框架的最简单途径。要知道,当你在进步的时候,比你厉害的人走的更快,而想让自己走的更快,搭建和迭代自己的写作框架才是王道。写作框架越完善,内容越丰富,越容易写出文章。同样的复盘得出的检查清单越详细,你越能够在小细节上完胜他人。

    图九.jpg
    • 复盘需要激发自身的力量。

    写作的套路很多,现在流行的什么爆文体、青云体、……都是一种写作套路,这种套路也许大部分人都能套用,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种套路,学一辈子的套路也很难写出自己的风格、写出好的文章。

    复盘是为了拆解套路,并且激发自己内在探寻的力量,找到写作的根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认知。这是一个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的过程,而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会成长。柳传志的例子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中学时的柳传志爱打乒乓球,但总是输给一个厉害的高手。后来他就认真的研究对方的打法,并给自己制定了一套战术,结果赢了比赛。事后复盘的时候,他认为是自己的战术起了作用。真相是对手忘记带球拍,用的拍子不顺手。

    图十.jpg

    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说: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有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你爬出来了叫成长

    写作是一种成长方式,而复盘式写作可以加速个人成长。

    复盘式写作能够帮助写作者检视自我,让人们在在写作道路上避免踩过的坑,形成自己的经验套路。

    复盘式能够帮助写作者提升决断能力:在以后遇到相关的写作主题时,能够用旧的经验匹配新的情景,快速反应、做出决策。

    《写作七堂课》中写道:

    与其拜访名师100位,不如老老实实复盘100篇。不做这个工作,你永远都不会成为高手。

    约翰·列侬曾说: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复盘复好了,不是帮你节约成本,就是帮你提高效率,甚至能让你升职加薪。复盘的能力可以复利到你所有要用到写的地方,放大你的能量。

    图十一.jpg

    复盘式写作是一种写作能力,更是一种职业能力。当我们谈论写作时,不应局限在写作本身,更不应该仅仅认为它是一个赚钱的手段,而是要从更旷阔的视野看待写作,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写作带给我们的其他可能性。《写作7堂课》是一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书籍,任何渴望成长的年轻人都值得拥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学写作的看过来!这有一本加速成长的武功秘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qf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