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死亡也是可以"体验"的

死亡也是可以"体验"的

作者: 絮絮歆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6:14 被阅读0次
    死亡也是可以"体验"的

    昨晚临睡前,偶然看到一个访谈,是采访上海首家死亡体验馆的创始人丁锐的。

    原本我已睡眼惺忪,却突然被好奇心唤醒,随着访谈的深入,我第一次孤陋寡闻的知道了上海这家首创的死亡体验馆已经开业2年多了,虽然444元的门票价格不菲,人与生俱来对死亡话题的恐惧和排斥依然存在,但是也有很多人怀着各自的想法前去体验一下,“重获新生”后留下感言。

      创始人丁锐是一名心理医生,曾经有过临终关怀濒死病人的体验,他创建这个国人有所争议的死亡课题的体验馆,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通过体验死亡能将死亡前置,从而探讨和思索更为完整的人生意义。他说没有人知道真正的死亡是什么感觉,所谓死亡体验也必定存在失真。

    “比如我们设置的生死问答和PK环节,模拟真实社会里的人际互动,这也是体验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看来,死亡不仅是肉身停止运作的时刻,还意味着与社会身份的告别。我们希望整个流程能提供一个多维度的体验背景。”丁锐说。

    最让我触动的一句话是,他说到很多人谈及死亡,都会预设很多前置条件或场景,比如如何体面又平静的与家人告别,如何清醒理智的处理后事,而实际现实中,很多死亡都是无常的,容不得你来多想,也无法决定归期。定心一想,又何尝不是呢?

    人的一生,能寿终正寝是圆满,但这一路上,可曾想过有多少次有惊无险的与死神擦肩而过呢?天灾人祸从天而降,谁也说不清是明天先来还是意外先到?

    活在当下是大彻大悟的智慧,然而凡夫俗子的我们,依然会时不时焦虑、恐惧或逃避不得不面对的鸡零狗碎的现实。

    开设这样一家体验馆,虚拟的感受是如何丢失自己的肉体、身份,一个人孤单走向“死亡”的焚烧炉。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黑漆漆的通往死亡之路的走道里,时间似乎都凝固不动,然后那一瞬,回想自己这一生,还有多少人你没来得及好好说感谢?

    有多少曾经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变成了遗憾?体验自已从一个稚儿到成人一路上的点点滴滴,或许都会像电影片段一样从你脑海里循环播放,那时的你,是该流泪还是该清醒?

    当游戏的最后,体验者从象征子宫的出口重回现实世界后,意味着生命的轮回,重生后的你是否对生命和死亡有了自己新的思考?

    那时你迫切想要拥抱的人、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是否让你不再迟疑,大胆坚定的听从内心的声音。生命太短暂,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纠结、徘徊和抱怨呢?

    访谈的最后,在主持人的提议下,现场邀请了几位观众上台参与死亡体验馆的生死问答和PK环节,创始人丁锐开始抛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是假设关于面对父母身患重疾即将面对死亡时,身为儿女的你如何艰难抉择的环节,是放弃还是还是坚持?

    话题变得越来越沉重,参与者和观众都屏气凝神,全情投入在场景里。一个个揪心的救治场景和亲情不舍放弃,要在短短几分钟里在每一位参与者心里做权衡,直到最后一个参与者含泪选择放弃。

    我们都流下了眼泪,那是多么痛的抉择,没有谁对谁错,却是感情和理智的相互撕扯,最后被残酷的现实将心揉碎了的感觉。

    面对家人的离去,哪怕是虚拟的游戏环节,我们面对至亲至爱的家人都无法割舍,做到举重若轻。死,从来都不是遥远的事,但生,却近在眼前,需要智慧的活。如何活的开心,不将就,又此生无憾呢?

    古语说“向死而生,反求诸己”,我想这是这个死亡体验馆存在的最大意义所在。

    死亡,是每个人这一生无法逃避的最终归宿,只是或长或短而已。

    死亡的无常,更反衬生命的可贵,如何好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反观自己曾经走过的一路,学会珍惜和放弃些什么,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附:访谈最后字幕显示,该馆将于2019年4月4日闭馆,不再开放。原因尚不得知,或许国人对死亡话题的本能排斥或忌讳,或许出于经济成本运行的压力,死亡体验馆只运行了三年之久。

    与我看来,设置这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接近死亡的场馆,是否去亲身体验倒在其次,关键引起人们对死亡的重新认知,对生命的珍惜和重视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命只有一次,愿所有的美好都不曾辜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亡也是可以"体验"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ra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