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做的事没有意义,可能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觉得生活工作都陷入停滞状态,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那么,就该做些没有“意义”的事。
——《可塑的我》陈婕君
以前经常说一句话: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包括年轻的时候找另一半,也是同样的一句: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子的,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样子的。
书中提供的练习,是强制自己每周做3件没有意义的事。比如看蚂蚁搬家,晒晒太阳,玩玩沙子,甚至买一直想玩的遥控车、芭比娃娃等。
因为书中在后面的篇章,有寻找“意义感”的内容,所以,我想理解这里“没有意义”中的“意义”,其实是允许自己去做一些平时觉得没有用的事。
对成年人来说,很多时候无论与人的交往,还是做什么事,都脱不开“功利”二字。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功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仿佛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它是没有一点用处的,那么它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去做的。
就像很多人做了妈妈之后,尤其是现在的所谓“内卷”、“鸡娃”的时代,从胎教开始鸡,给小婴儿听英文,让幼儿园的孩子学小学的知识,小学的学中学的,似乎大家走的不是康庄大道,而是独木桥,除了学习好考上好大学,其他的事情就都不重要了。
而考上好大学的归宿又是什么呢?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有挑选的自由。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过上想过的幸福的生活。
于是,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而我本人,则在佛系与鸡娃之间摇摆,已经搞不清什么时候该逼孩子什么时候该让他放松了。
于是,反而该松的时候紧,该紧的时候松,教育永远没有处在好时机。
《可塑的我》,告诉我们,玩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会玩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容易焦虑,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反而失去意义感。
书中强调任何时候,人都是具有可塑性的,所以,即使因为小时候没有毫无顾忌的玩耍过,没有各种探索性的玩过,成年后也是可以弥补的,就是允许自己尽情玩耍开始,从每周做3件无意义的事开始。
作为家长,允许了自己之后,自然也能允许孩子。而成年后的很多能力,其实就是从孩童时的心情玩耍开始发展起来的。
那么,现实一点,这个暑假,原本我是准备好好鸡娃的,现在决定重新拟定计划了,允许自己和孩子一起,好好玩耍,发展自己没有发展起来的能力,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也避免抑制孩子应该发展的能力,让他的未来少一点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