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巴菲特基金投资6招》中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指数基金的选择、购买、定投、抛售等各个环节。
今天再来分享下,根据这几招指导,在中国选什么指数基金。
当然最终的结论可能跟市面上推荐的结果一致,这篇则主要是为了证明其背后的选择、计算逻辑。
第一步:指数基金基础信息整理
Step1:根据“选宽不选窄”原则,当下选择跟踪的指数为同时覆盖沪市和深市大市值企业的沪深300指数。
Step2:在天天基金网上搜索追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总共有97支基金。而根据“只选紧跟指数的基金”原则,将其中的增强型指数、ETF指数、行业指数均进行剔除,最后剩余16支。
97支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Step3:收集指数基金的基本信息,包括成立的年限、净资产、购买成本等,形成了原始的指数基金基础信息。
沪深300指数基金基础信息表第二步:根据跟踪误差和成本费率进行筛选
跟踪误差是考核一支指数基金指数跟踪能力的关键指标。跟踪误差越小,说明跟指数的波动幅度越相似,指数跟踪能力就越强。因此在表格中添加了跟踪误差列,并由低至高进行排列,可以看到最低的跟踪误差为0.5%;
而另一个次级指标则是购买的成本费率。因为所追踪的指数是相同的,最后获得的收益率相差也不会太大,因此决定你净利润的关键指标就落到了购买成本上。将所追踪的指数基金购买成本由低至高进行排列,可以看到最低的购买成本为1.6%;
由此筛选出“工银沪深300”和“天弘沪深300”两支指数基金。而我将“大成沪深300”添加进考虑项的原因主要是这支基金申购可以选择后端收费,并且我有一支大成的债券基金想转换,因而最后选定了这三支基金作为备选项。
第三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筛选调整
上面提到,我原本有一支大成的债券基金想转换,因而选定了“大成沪深300”。结果后期调查显示,这两支基金无法进行互相转换,因而被剔除在外;
另一方面,根据“买老基金不买新基金”的原则,也将“天弘沪深300”剔除在外,最后只剩余“工银沪深300”这一支作为追踪沪深300指数的选择。
第四步:确定购买渠道
选定基金之后,就需要确定从哪个渠道购买了。目前购买指数基金的渠道还比较多,主要的银行柜台/APP、基金公司官网、支付宝里的“蚂蚁聚宝”、微信里的“理财通”以及一些互联网基金购买平台都可以买到关注的基金。
一般情况下,银行柜台/APP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基本都是按照基金合同里的价格进行购买的;而基金公司官网、支付宝、微信则是属于第二档,大概4折左右;还有就是像天天基金网这样的互联网平台,都能在1折左右的价位购入。
在官网的购入费用因此优先选择网络平台购入基金,并且如果配置其他类型基金的话,一个软件进行管理,好过在各个网站注册购买带来的麻烦。不过这个网站笔者目前还没开始尝试使用,不知道是否有隐性收费。
第五步:选择购入时机
每个人投资都想“低买高卖”,但什么时候买入才算“低买”呢?这里用了彼得·林奇的股市市盈率和一个巴菲特比率来进行综合参考,以确认目前的股市是被低估、平稳还是膨胀中。
股市市盈率是用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每股市价是当下股票的市场价格,而每股收益是考核当下股市/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以此比率来核算出当下的股票是否是被高估的。一般情况下,市盈率低于15倍的时候是相对安全、稳定的,可以入市;而当市盈率高于50倍时,则要考虑将指数基金进行减持,及时止盈。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网站可以及时更新一段时间内的市盈率了,即使像沪深300这样跨市的指数也一样,笔者主要选用了理杏仁、51市盈率和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指数报告(不定期)进行横向参考,依照数据来看现在其实是进入指数基金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巴菲特比率则是用上市公司股票的总市值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测试当下的股市是否膨胀。一般情况下在70%~80%是比较合理的,低于50%时相当安全,而高于100%甚至120%则是相当危险的。根据2016年的GNP,可以看出,目前这一比率在70%~80%之间,也是可以进入指数基金的时机。
综合而言,现在是个进入指数基金的比较合理的时间点。但投资毕竟有风险,而投资指数基金最重要的就是走长线,因而如果在配置了紧急备用金的情况下,不妨定投点指数基金,或许在最近几年会有不错的收益。
延伸阅读
理财体系第一弹:在决定买什么基金之前,你最好有一套自己的财富体系
理财体系第二弹:这4本书,帮助我梳理了自己的财富体系
理财体系第三弹:个人财富体系复盘的三个步骤
指数基金第一弹:《巴菲特基金投资6招》——玩指数基金,这本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