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一起讲讲长期文章素材的基础,靠什么呢?就靠你长期的积累。
当我们写文章的时候,经常有的三个认知上的错觉:
1.写文章这事,谁都能干!
理论上作家这事谁都能干,看似门槛很低,实际上绝不是那么简单,都是看不见的隐形门槛。你看,每个人都会拿笔写字,那为什么有人成了作家出书拿稿费,有人就不行呢?这个就从侧面反映了一件事:写文章这事,不是谁都能干的!
2.这道理我也懂,就是懒得说!
很多道理都懂,但真不是每个人都说得清楚的。比如《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时的九九八十一难,这样的故事情节试问又有谁能写出来?谁又能把三个女人一台戏的《甄嬛传》写得那么扣人心弦?这些都是基于作者经历过无数的事情,才有的素材积累。
3.这文章有啥?我也能写。
《喜洋洋灰太狼》的故事大纲就是围绕着狼吃羊又吃不到羊这件事情来叙述的。作者就这一件事都能编出几百集出来,一般人可能十几集都写不出来。
综合以上所述,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写不出文章,让我们意识到一件事情:积累不够!积累不够!积累不够!
如何积累素材?
读书+交友+做事=积累素材的路径
积累素材的路径是读书。读书要学会积累,什么叫积累?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就明白了积累素材的问题了:
你上一次阅读完书籍是什么时候?
在读完的上一本书中,你记住了什么?
那么,我们现在来讲讲读书的问题。
1. 读书。
a.读书太少。
这里有一个全世界人们平均每年每人阅读书籍的数据:
这个数据显示了中国人的阅读量少的可怜!貌似整天韩剧,只会唱歌跳舞和整容没啥文化的韩国人,平均每人的阅读量都是我国人均的2点几倍!
b. 读书太杂。
国人本身读书太少,还净读些没用的。
调查报告显示,阅读书类的比例是:20%青春励志类,20%奇幻武侠类,17%历史传记,只有极少数人会读哲学及其它。
很多人读过郭敬明,但不一定读过尼采。所以要读经典!三百年前卖的书,三百年后还卖的就是经典。经典就是广为传播的文史哲书籍。也可以理解为每次想读都没有去读的那些书。
所以如何去读书?就是多读经典,不要读太杂。
记住这九个字:读经典!读经典!读经典!
经典能给我们新的思路,把在阅读书籍过程中触动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及形成的思考,复制粘贴,形成word文档,反复读反复记!
记住这三个口号:反复读反复记!反复读反复记!反复读反复记!
推荐阅读的几本书籍:
《国富论》《资本论》《道德情操论》《社会契约论》
2.交友。
a.多交朋友,并且要以积累的眼光看每一个人。把身边每个人经历的有意思的、很特别的事情都记录下来。一个人的经历有限,去体验和记录不同的生命体带来的不一样的东西。
b.不仅交益友,还要交损友。
益友带来的好都差不多,损友却各有各的贱!我们要现在作家的立场上观察对方有多贱。这种贱会给我们带来思想和感官上的刺激,与外界的互动引发我们最强的创作欲望!
3.做事。
人生阅历中的丰富是创作的不竭源泉。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每天都一样的状态很难写出新鲜的东西。做不同的事情,尽情去体验不同的状态,可以给我们带来新景色、新视觉、新感悟!
如何做事?
a.花样作死。
b.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体验不同的人生,做各种有趣的事情,这样才能让你积累出更多的观点、视角和感悟。并且把观点和感悟整理出来,反复读反复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