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段对鲁迅作品中出现错别字现象比较公允评价的文字

一段对鲁迅作品中出现错别字现象比较公允评价的文字

作者: 豫园草 | 来源:发表于2020-10-11 14:21 被阅读0次

今天,自己无意中读到了湘一主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朝花夕拾》一书中的前言部分的文字。

其中,针对鲁迅作品中出现的在今人看来应是错别字的现象,文中有一段提出了编者专门的看法。在个人觉得,这是笔者生平第一次见到对鲁迅作品中有错别字现象(包括同时代其他作者文字中也出现这种写错别字现象)的评价,而且也应是最公允的评价了。

该内容单独呈段,下面将涉及评价的该段文字完整呈之于读者,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种现象:

为了保持作品的原貌,其中有个别用字和当今现代汉语语法不统一的现象,我们都没有做改动。例如,“脚色”即“角色”(出自《狗.猫,鼠》);“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出自《藤野先生》)(注)。这是因为,鲁迅的那个时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字正在经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过渡过程,各种用法、写法尚不规范,如果硬要用现在在的标准去衡量,那就是错别字,但是在当时却是完全正常的。这种“错别字”现象,并非只见于鲁迅的作品中,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同样的现象。

看了这段文字后,各位读者是否认同上面的说法呢?在笔者认为,这也对众多语文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理解读该现象的有力依据,不致于出现再向学生讲授无法解释的尴尬了。

(注)“顺顺流流”应出自《阿长与山海经》,应为编者疏忽导致,此处笔者特别加以说明。

相关文章

  • 一段对鲁迅作品中出现错别字现象比较公允评价的文字

    今天,自己无意中读到了湘一主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朝花夕拾》一书中的前言部分的文字。 其中,针对鲁迅作品中出...

  • 每日几句:错别字的负面效应(2021年12月3日)

    搞文字工作,让我对错别字比较敏感,也始终觉得错别字不是个小事情。如果自己的文字中出现错别字,自己很不愿意接纳自己。...

  • 校对

    发布文章前最好校对一遍,否则很容易出现错别字这种现象。 校对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读者负责。 错别字或者病句出现在简书...

  • 定评的记忆

    定评,即对作品确定的品评。比如说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于《离骚》”,王逸对《离骚》的评价是“其词...

  • 我爱上了鲁迅的文字

    书名:《故事新编》 作者:鲁迅 我爱上了鲁迅的文字,他的讽刺。 01 《故事新编》是鲁迅作品中仅有的以远古为背景创...

  • “错别字现象”

    错别字的现象如此普遍,可能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写个错别字没多大事,无所谓,不值得大惊小怪的。有这种想法的人是非常错误的...

  • 胡哥,你辛苦了!

    上文《总结和批判》对毛 邓 江 习等历届领导人人的评价基本符合实际,但是我觉得唯有对胡锦涛的评价有失公允,胡锦涛同...

  • 蒋介石的修身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对蒋介石的评价开始客观公允,历史功过自然有史家评价,但是对于他的修身功夫,不得不说。别的不论...

  • 别瞎说。你配吗?

    什么你对XXX的作品、文章、电影有什么评价,像是“审”“评”字嘛,主要看人来的,学生不行,老师不行,教授不行,鲁迅...

  • 如何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特别讨厌别人评价自己,因为很多评价不够客观、有失公允。但艾琳姐姐在这里想说的是,有时候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段对鲁迅作品中出现错别字现象比较公允评价的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xs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