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路走来就像吟子和哥哥,优秀懂事独立,长得又漂亮优雅,毕业医药大学,遇到情投意合的伴侣!幸福美满。
也有一些人仿佛从未长大,是一个永恒少年,闯祸,捣乱,赌博借钱!永远都要家人来给他擦屁股,收拾烂摊子。就像影片里的铁郎,小时候逃学违纪抽烟都是姐姐吟子救场,年过半百,居无定所,身无分文,有一点钱就去赌博,一直单身。一到家庭聚会就会喝酒闹事出尽洋相。恨的大哥与他断了关系,姐姐也赶他离开,最后孤苦无依的他换上多种疾病在一个救助所了却一生。
在生活中,“铁郎”很多,尤其是在上一辈多子女家庭里,总有一个“怪胎”让人备受瞩目,仿佛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批判他,他就像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恨其不争。他的确是一个麻烦,他总是不合时宜,没按常规的生活,不负责任不能承担。又有极强的破坏力。他完完全全是一个失败者。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我们是否想过?是什么让他变成了这样?他一次次颓废自己,明知道是个火坑偏要跳下去,明知道遭人嫌弃依然如此。我们是否理解他这么做是想干嘛?是想得到什么?
如果一个人一直停留在一个婴儿式的行为模式,不能成长,只能说他是有创伤的,他退行到令他挫败没有被满足的阶段,永远的停在那里。无论时间多久,这是与现实无关的,这种与现实与时间无关的,被叫做命运的驱动叫潜意识。铁郎的哥哥姐姐踩着铁郎长大,从来没有被肯定赞扬。一对父母如果之前养育了两个优秀的孩子,他就会以为所有的孩子都应该那个样子,他的孩子就该如此,这种眼里只有价值的父母没有看到孩子自己。所以当调皮的铁郎永远被比较,被指责被嫌弃。开放的有爱的父母会认为“姐姐很棒,你也不错”而不是“姐姐很棒,你怎么不学着点”这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父母的言语会加重孩子的竞争,本身,兄弟姐妹就有竞争的关系,这是培养孩子合作学会人际互动的机会,父母的话语就会偏离和恶化竞争关系。
每个孩子首先是他自己然后才是父母的孩子。
生活里比较常见很多“铁郎”,都是老小。父母在养育老小时,我们会觉得他们很宠溺老小,动不动就是你们要让着他,岂不知这是父母自己的不健康心态,面对自己最小的孩子,孩子一碰到挫折就激起父母内在的照顾情结。毫无边界的去采取行动,只有做些什么才能缓解自己的情绪。记得李双江说对儿子,还没打孩子,自己眼泪就先掉了下来。其实他不是为儿子流泪,是为自己内在的脆弱流泪,他把自己的脆弱投射在孩子身上。被自己的情绪淹没,忘记了作为一个父亲也要教育和规训孩子。养和育是一起的。所以一般建议35岁之前养育子女。因为养育孩子是需要精力和耐力的。有一对父母四十多岁又生育俩子女,孩子小喜欢闹,但是他们许久没有养育孩子,很不能耐受吵闹,经常打骂和恐吓孩子。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陪她们一起玩耍,但上了年纪就会玩不动,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好奇心减退,这是最可怕的。
铁郎因为从没有被妈妈和姐姐肯定,在生活中从未做过主角,所以他就会一直渴望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关注和肯定。一个人一定有做的出色的地方,姐夫让铁郎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字,所以他很喜欢姐夫,也常常把是我给小春的名字挂在嘴边。他把自己演戏的海报也挂在床边醒目的位置,足以看出他是多么的需要。只可惜没人注意。他知道姐姐关心他,但是姐姐只是在满足自己照顾铁郎的“母亲情结”。她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母亲。真是的母亲是一个涵容的母亲,看到孩子眼里有光的母亲。当铁郎风尘仆仆赶来,并没有关心铁郎的辛苦和心疼!而是对他有很多的告诫叮嘱甚至呵斥。是铁郎甘愿做一个孩子也成就一个人的做母亲的控制欲。大母神提供爱、滋养也会有控制和吞噬。孩子体验到什么,那就是他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