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倒数第二天,我去参加了一个面试。
回想整个过程,从无意中看到招聘启事的心动,到发送简历,再到中间的纠葛,以及后来的放弃——整个事件像是一个年终测试,2016年就要过去了,你——
心动就会行动吗?
对想要的,会努力争取吗?
面对新的挑战,有方法让自己情绪平衡稳定地面对吗?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真的会用行动践行吗?
面对相似的情境,更有力量更有信心了吗?
了解自己到优势和下一阶段的成长主题吗?
……
这份用行动书写的答卷,自评可得优。
今年是我在家带娃的第四年。
依稀记得年初在娘家,俩宝都睡后,我独坐客厅想着新年愿望的场景。当时我想,这一年,我完成一个愿望就够了:我要在九月份,柠檬上幼儿园时开一个系列的微课。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事,我要试一试。
这一年,我结束了在自我成长路上的独行侠状态,开始遇到一些新的人,并与其中几位建立了深度的联结。
1月份与渡渡鸟文摘,我们的“大大”的通电话,成为一只小渡渡鸟。从苏州回来家前一晚正好赶上第一次视频读书会,恋恋不舍在12点多结束,第二天凌晨4点起,但一整天神采熠熠,能量满满。
三月初从老家回苏州,尔后在徐先生赴美出差两周,俩宝同时生病,一人日夜照顾(白天有祥姐帮忙家务,但孩子只要我),也就是在这个月,我开始健身,开始加入商捷带领的觉知团体一起读《精力管理》和《生活就像练习》,在月末,在彭彭的引荐下加入“孩子与我们自己”微信群。
四月在三个新的群体里都有交流。在“孩子与我们自己”群里,跟林奕言、刘昭的交流让我理清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思维脉络,尝试着整理成一个主题微课,跟渡渡群的小伙伴们提及,得到支持。
四月末去了趟杭州,跟巫昂和几位同学见面,在这之前,在“宿”的群里分享了“我有两个娃,我是怎么过日子的”——第一次微课分享。
五月份开始每周六早上在渡渡群里分享“我的情绪我负责”系列微课,获得了大大和其他渡渡们的支持鼓励与肯定。后来又在另外两个群分享了这个微课——我的新年愿望提前实现了。
六月份在觉知练习群里分享了我的成长经历和感悟,正式成为商捷身心整合团队的一员;
八月份跟随商捷带领的团队开启三个“百日练习”,持续的零秒练习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觉知,赵老师的指导让“观呼吸”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高医生的指导与会诊则让我的更了解身体,让身体更健康。
六七月份是阅读量最大的两个月,在陪俩宝的间隙里大约看了十四五本书,到八月,随着觉知练习的进行,跟自己的身心有了更多的联结,阅读速度放慢,内心却饱满——我认为是个好现象:我不那么依赖书籍填充心灵的空隙或者空洞了。
八月中旬赶着开了公众号,没能好好更新,知道原因,坦然待之。
九月柠檬上幼儿园,入园顺利。身心越来越放松,累积多年的疲累逐渐呈现。
十月回娘家小住,在一次观心的练习中,放下了一段十几年的感情,终于、完全放下了,感觉到心骤然敞开,整个人轻松许多。也是在这一个月,暂时退出了一周一文的练笔小组,完全将重心转至生活基础节律的建立。
十一月初引导刚满两岁的潇潇离乳成功,结束连续四年的奶牛生涯。
十二月初,在某公众号上偶然看到一则招聘信息,心动了。找工作原本不在计划之中,但一个举办身心灵工作坊的单位招聘编辑,这两者的结合击中了我——这是大学毕业时我梦想中的工作。
制作好简历发送过去,等了两个星期没回应,诧异,再通过公众号留言询问,这一次,对方迅速联系了我:简历被漏看了。
在等待的两周里,想象着如果去上班,生活上的变化,对孩子的影响,初见招聘信息时的激动慢慢平复。在对比中,我发现自己喜欢现在的生活,喜欢慢慢建立的生活节奏,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
所以,当面试时对方告知这份工作不定期需要连续近一周工作到深夜时,我放弃了——鉴于对方并未表明会录取我,确切地说是我是放弃了为获得这份工作的努力。
是的,在家四年了,我很希望能建立自己的事业,经济独立。但同时我认为陪伴年幼的孩子比马上去工作重要,长久的健康比一时多赚钱重要。
对于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事业,我已渐渐有清晰的认知,我不再会像以前那样出于恐惧而接下一份工作。
一生那么长,不急这一年两年。
一生那么短,时间要花在自己觉得重要的人和事上。
我的2016,我挺喜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