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e
今晚活动结束回到家,习惯性推门的那一刻,见到孩子的瞬间都提高音调说”嗨,宝宝,好开心见到你!“宝宝见我回来兴奋地坐在桌椅上都直蹦跳,转身放包时听到”咚“地一声,回头孩子已在地上,
抱起时他大哭了,接着就是鼻孔流血,满口腔都是血涌出来,我一下蒙了,全然不知所措,心头乱蹦,找纸巾边搽试边安慰孩子,不知道要找谁,浮现脑海的就是专属中医师,给她电话,可能在上课声音好小,我突然想到社康,赶紧召集先生和婆婆收拾出门。
现在回想我比孩子更紧张,当我混乱时他哇哇大哭,当我知道要出门去社康先处理时,我试着平复自己的心情,并去告诉孩子“宝宝,我们去找医院的叔叔阿姨,就像上次一样,叔叔说啊,宝宝就配合张开嘴阿就好了,好吗”他也平静下来,走到电梯门口,还回头说爸爸呢,奶奶呢,没有哭声,而是让我轻轻地搽试他嘴边的血,母子血液相连,心疼得希望摔伤的是自己。
去医院的一路上,我想起前不久学习的这段话“和孩子说大实话,孩子不是害怕事情本身,害怕的是父母传递的情绪,或者是对事情没有预想,当事情发生时被未知的恐惧吓到了,所以建议父母不要撒谎。”而且在上次去儿童医院看望医生时,我提前与孩子心态平和地沟通,让他知道看医生是什么一回事“医生会告诉我们要做阿的动作,会轻轻摸一下后背,会摸肚肚,假如要打针抽血就是掐了一下那种疼痛,如果你想哭就哭出来哈,但不会持续很久,宝宝好好配合医生,如何害怕就问问阿姨能不能轻一点”。上次在医院,我家宝宝把我感动哭了,十分配合,没有哭,快坚持不住哼哧了一下又很乐观地和姐姐拜拜。
于是我继续碎碎念正面告知孩子,“待会让医生确认下病情,宝宝就像上次一样配合,没有打针,没有害怕......”宝宝是很稳定的情绪,在医院处理伤口,一边鼓励他,一边动作柔和地去处理,不愿意时不强迫,没有像常人的处理完就给什么奖励等类似的欺瞒,来来回回地沟通,来来回回地再继续,顺利地把伤口处理好了。在医院等候时,棉签垃圾他坚持要下来扔垃圾桶,随着他的意愿,双手护在旁边。
看着他,我发自内心觉得他比我勇敢,亲吻着说“谢谢你的勇敢,带给妈妈勇气,妈妈刚才被吓坏了,不稳定的情绪可能也影响到你了,幸好宝宝有你,让妈妈不那么害怕;刚才处理阿的时候,配合阿姨配合得非常好,我们可以谢谢阿姨的帮忙。。。“离开医院时,他自动说了句“阿姨,谢谢,拜拜”。
这种正面的沟通,陪着他一起面对困难,渡过困难,我收获颇多,孩子才是我的榜样,感恩孩子来到我的身边,教会我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