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于正新剧《延禧攻略》中的娴妃。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是她全部的夙愿。她置身后宫争斗之外,独善其身,尽管母亲不停的拿她与高贵妃相比,责备他不为父亲兄长考虑,她也只是一句简单的“我不想听”来答了母亲,丫头都忍不住问她为何连一句软和话都没有。嚣张跋扈的高贵妃和恃才傲物的纯妃有意拉拢,她都断然拒绝。亲弟弟犯了国法,她可以大意灭亲。弟弟入狱,狱中染疾,她拒绝纯妃人情,变卖首饰,被高贵妃抓住后,宁愿下跪请求都不投入她的阵营。她坚守自己的原则,在宫中德高望重。怎奈事实难料,当皇帝质问她父亲为何行贿时,她还以人头担保父亲决不会做那样的事。当面询问父亲,可是终究血浓于水,父亲不忍失去独子,背弃自己多年为官处事的原则,她痛心绝望,愤然离去。雪上加霜,弟弟病死狱中,母亲痛失爱子,对她失望透顶,决绝无情的责难,自尽与她面前。短短的数日之内,她经历了宫中的人情冷暖,父亲的背弃,弟弟和母亲的死是压跨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静坐一夜之后,她戴起了面具,将所有的感情深藏于心,决心复仇。当嘉嫔为了夺回儿子,不惜让乳母伤害儿子,陷害于她时,她不动声色请来纯妃揭穿,连一向精明的纯妃都不知自己被利用了。嘉嫔一再失势,迁居北三所,娴妃来询问揭发弟弟与父亲之事是否与高贵妃有关,嘉嫔一再的指责,嘲笑,最终送了卿卿性命。当娴妃踏进北三所那一刻,她就没有了回头路,她不明白为何人人都逼她,要她为弟弟和母亲的死负责,其他人也逃不了,她决定不在被人欺负,不在被人羞辱。雨中压抑已久的痛苦,在嘉嫔的死中得到解脱。怀抱四阿哥的她依旧是温柔娴静的娴妃,依然为嘉嫔的死送去祭礼。可是谁又知道,她已非昨日的她了,她有了两副面孔,高贵妃注定不是她的对手了,她终于成为宫中的人了。
一个女人要经历怎样的痛苦,一夜之间面目全非,亲人的离开真的是她的错吗?我想她是不愿背下这罪名的,她受到的教育是克尽职守,严于律己,权利地位都不及国法,所以她满心满意装的都是她的皇帝,可是世人容不下她,偌大的皇宫也容不下她,终将她推向了深渊。大家都笑她无能,可是谁知她活的最是通透,只是不得不承受家破人亡,走向了极端。她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悲哀!
也许她活在今天,所遭受的责难会少许多,至少她的保持本心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啊!各位看官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