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文化人格,足以光耀千秋。历来文化巨人很多,论人格水平,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上,唯独有他!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上下震动。震动於毫无预兆,毫无准备,更毫无应对之策!那时候的皇帝唐玄宗只能着急的问:河北二十四郡,难道就找不到一个忠臣?我想,大部分的官员应该会暗地里比中指吧?但是,第一位用行动回答问题的人,竟然是一位书法家,颜真卿!
当时的唐朝军力有三分之一都掌握在叛军安禄山手里,而颜真卿与哥哥颜杲卿又都是安禄山管辖下的太守。在所有危难突然降临时,唯一能重新挺立起来的就是人格支柱。是他第一个起兵,并发表了讨伐檄文,一天之内便招募了一万多兵马。由于他的号召,反对安禄山的力量都纷纷向他靠拢,短时间内便集中了二十万军队,还被推举为主帅。
他领导的军队很快就与安禄山交锋,那个时代还没有手机,所有战况资讯都靠他哥哥和侄儿用人马传递。开战期间他哥哥与侄儿被安禄山砍了头,全家三十几口全部被杀。对于这个家族的巨大牺牲,皇帝当然有高度评价,但朝廷总是吃败战,根本也顾不上他们了。
两年后,他自己给家人写了祭文,其中一份《祭侄稿》便是祭祀侄子颜季明的。后来这部作品成为中国书法的经典法帖,又称《祭侄帖》,那一年他四十六岁。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的二十八年,社会结构始终陷入在一种文化灾难当中。本来属于统一的王朝,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王国。皇帝知道自己打不过第一个带头捣蛋搞独立的李希烈,想来想去,又想到了他。由于李希烈过去打安禄山时立过大功,但并非第一功臣,因此,由第一功臣去劝诫李希烈最合适不过了。再加上这位文化人都已经七十四岁了,就不信李希烈敢对他怎样。
虽然,皇帝的意见受到当时许多官员的一致反对,但老人家却义不容辞的接受了使命。在前往许昌的路上,所经过的城市里都有将士出来劝阻,但他没有回头。
李希烈在城门摆出一套阵势,想要震慑住颜真卿。最后反而被他的不在乎给镇住。李希烈本来想请他当军事,和请他起草自立为王的文件。反而被他愤怒的告诉李希烈,说:我来就是要阻止你叛逆的。李希烈回答到:你在这里胡言乱语,我要把你推去死!接着李希烈用尽各种流氓手段,恐慌、恐吓、威逼、火烧、土埋等,都无法让他屈服。在狼窝里的两年,颜真卿一直持续劝诫李希烈。后来,朝廷在其他地方采取行动,将李希烈弟弟杀死。李希烈为了报复,终于竟然将他给缢死了!
朝廷后来给他举行国葬,从举殡当天起德宗皇帝五天停止办公,以示吊念。
是什么信念让二十万人愿意用生命去守护?
是什么力量让人放弃逃离,选择牺牲?
这种牺牲,还剩多少现代人敬佩?
多少人不屑?多少人取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