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评选工作,在昨天完成了第三轮的评审工作。
作为一名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者,对于国家最高的专利奖项——中国专利奖也给予类持续的关注。
今天简单对中国专利奖近年来的趋势做个简单分析。
1. 中国专利奖的社会影响力持续上升
中国专利奖是中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认可,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是中国专利奖有别于一般的政府奖,比如国家科技奖的地方。
也就时说,一项中国专利奖,在国际上是认可的。而国家科技奖,只在我国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89年设立,2009年第十一届起,中国专利奖评选周期由二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 ,今年正好是第二十届。
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5届的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100项、外观设计金奖25项、专利优秀奖2081项、外观设计优秀奖283项。
从2017年开始,中国专利奖的数量明显增多,共推荐了1554项优秀专利项目参加评选,为历年之最。
其中:金奖,发明20项,外观设计,5项; 专利优秀奖:发明奖802,外观设计,68 项,获奖总数达到895项。
2018年,申报国家专利奖的热情持续高升,据说参评项目有2000多项。项目申报明显增多。在往届设置中国专利金奖和中国外观设计金奖的基础上,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评选首次设置中国专利银奖和中国外观设计银奖。其中,中国专利金奖和中国专利银奖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中评选产生,中国专利金奖项目不超过20项,中国专利银奖项目不超过6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和中国外观设计银奖从外观设计专利中评选产生,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项目不超过5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项目不超过15项。
2. 中国专利奖的竞争与日俱增
此前中国专利奖,了解的人不多。
很多单位也没有把这样一项高荣誉的奖励,纳入的单位的考核或者职称晋升中,申报的人也不是很多。
近年来,申报项目持续增长,在明确的专利奖推荐资格受控的情况下,2018年,专利奖的申报数量达到了2000项。
专利奖的评审,要从专利的布局、审查、授权、交易和转化等等多个方面来评价,整个项目评审要经过3轮激烈的竞争。
另外,经过去年好事者对于20道“马奇顿防线”的剖析,使得今年的专利奖评审,评审更加谨慎。
据说,文本质量严重不足的,比如,就一条权利要求书的,其他指标不是很突出的话,基本在第一轮就被刷掉了。
3. 冲向金奖的路上,并不是真的很拥挤
虽然目前中国专利奖的竞争突然间进入了白热化。但是,仔细分析,发现,其实,在冲向金奖的途中,并不是真正的拥挤。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参评专利相对较少。
专利奖依然是极少人关心的事情,众多的发明人、权利人,并不是很重视专利质量,更不重视专利的保护、应用、管理。每年新申请的专利有100多万件,且申报奖励不限时间,可是去冲奖励的专利,每年也就2000多项。
第二,申报主体依然不多。
参与评价的权利人,基本都是二次或者多次参赛的项目很多。
也就是说,都是老司机人在玩,没有玩过的,依然处于没觉醒的状态。对历年的专利奖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这个规律。
第三,参评项目实力并非特别强。
评奖是看综合指标,并不要求,专利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每一项指标,都会影响评审结果,尤其是在2000多个项目中,要脱颖而出,基本都是综合指标比较好的项目才有就会,如果是文本质量,经济价值、创新高度等等任何一项指标有瑕疵,胜出的可能性都不大。
然而,初步对答辩的项目简单做了检索,发现,在最后一轮参与竞赛的项目,专利本身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专利的同族布局情况,依然不够乐观,多数专利竟然是没有国际同族的!另外,引用,被引也非常的少,大多数就是0。
这和论文,大家关注高被引的情况比较起来,显得有点冷清。
我们知道,在评价专利质量的时候,专利的引用数据(引用和被引)是非常重要的,专利的同族(国际布局)也是非常关键的指标。然而,目前仅仅看这些指标,最后参与决赛的专利,专利质量整体不是很高。
此项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此文有待进一步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