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雷家书》是付雷在儿子远赴波兰求学之时,给儿子写的近百封书信。初买回之时和儿子一起读了几封,后来便放在床头任其落尘,前几日陪孩子去看画展时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傅雷家书》的借阅量竟然排名第一,回家便开始细细的品读起来。
从《付雷家书》中看到的是一个中国传统但不却并不普通的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点点滴滴。付雷说,他给儿子写信有多种作用:第一,付雷把儿子当做是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想激发出儿子的感想,让儿子给他一些新鲜的知识养料,同时他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想借通信锻炼儿子的文笔和思想;第四,想时时刻刻、随处做儿子警钟,做面儿子忠实的“镜子”。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感,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信中傅雷说“我用精神拥抱你!”看到这几个字,我被如山的父爱感动了。可以想象到,仅仅这几个字,对于远在千里之外处于迷茫期的儿子会有多么大的鼓舞。他用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者千里之外儿子的每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颂着对儿子的惦念和深深的爱。
读完之后,对于身为人母的我触动很大,在孩子成长的中,我们的角色会慢慢的由一个引导者转变为一个陪伴者,理解、陪伴要比说教更重要。
摘录: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实施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其次,你对时间的安排,学业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别,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和实践。这是我为你最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