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3
李笑来把学习能力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阶:能学会别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第二阶:能学会书本上或视频里的东西;
第三阶:能学会没人教的东西。
我现在处于第二阶段,能根据资料自学,但是成功经验不多。但是第三阶段也有涉猎,比如怎么教学生,没有人教我,但是我经过不断思考、实践,目前还可以。
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就是增加第二阶段的成功经验,不断锻炼第三阶段的能力。目前我学的课程都是提升认知的课程,很少提升技能的。提升认知类的课程,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用文章复述课程中的观点。
技能类的课程,我报了一个英语线上口语班,可惜没学几次,什么都没学成。所以,我急需提高技能类课程的成功率。
下面说说我的几个学习方法:
怎么学习一篇文章?
说说我怎么学习一篇文章,以前我看到一篇好文章,会放在收藏夹里。后来我觉得收藏夹里的文章太多了,而且很少回头看,于是有很多文章我会复制到文档里面保存在电脑里,比如我的“得到挖掘机”“收藏的文章”。
但是我发现即使这样的文章,我也是很少回头看的。所以今天我突发奇想,准备把我的“3遍复习法”用到好文章学习里。就是把收藏的文章分放在3个文件夹里,名字分别叫:“文章中转站(1)”、“文章中转站(2)”、“文章中转站(3)”。就是每一篇好文章,必须经过3遍阅读,才能进入收藏文件夹。
实践+思考学习法
在以前,我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一定会等到我觉得有一定信心的时候,才开始做。但是现在我会选择掌握一个点,比别人稍微强一点的时候就开始做,然后边实践边迭代。。
具体是在实践中发现(遇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答案,然后再用实践去验证解决方案,就这样一步步迭代,一点点升级,就像我现在的教学,犯过很多错误,但是我仍然会不断尝试。
我现在保持每天思考教学方法,每天看各种老师和家长分享的文章。接下来,我还会尝试测试各种学习资料的使用效果。
写日记反思法
过年回老家,我独创了一个写日记反思法:就是每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客观记录今天一天发生的事,不做评价;然后基于这个事实写写自己的情绪;最后对这件事写写自己的观点。
总结起来就三步:
①客观记录事实;
②记录当时的情绪;
③写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聊聊我这几年的成长历程:
2018年的时候是在迷茫就开始阅读,因为我当时就认为反正不知道要做啥,那就开始阅读吧,反正阅读没什么坏处。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其实很迷茫,甚至阅读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会很迷茫,不知道阅读能解决什么问题。经常会烦恼:读了这么多书了,不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吗!
那时候经常会有头疼的感觉,就是遇到一个问题,好像在哪里遇到过答案,但是又找不到。感觉有很多方法、想法在脑子里碰撞,但就是形不成解决办法。
那时候主要靠和朋友聊天,或者和家长聊天来梳理学过的知识。
以前也尝试过通过写作来梳理知识,19年、20年都尝试过一段时间,可惜都没有坚持下来。2022年的时候,我坚持每天写一篇文章,经过一年的练习确实收获很大。现在已经养成了每天写反思的习惯。现在梳理知识主要通过自己思考、写反思和朋友、家长聊天。
但是现在遇到了另一个困惑:看所有的文章,都感觉这个方法似曾相识,有些文章看一眼就知道要讲啥,但是自己写不出来,更做不到。
所以,现在很少能碰到想看的书,大部分书看一部分就知道要讲啥,没有新鲜感,可又用不好。没有实践,书中的很多细节,我就没有能力发现,更别提进一步学习。我已经好久没看书了。
很多东西都学得半吊子,知道了没有新鲜感,又用好。我知道要用深度学习破解,或者从实际问题出发来破解。目前还在尝试。
除了在个人成长方面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教学方面几乎总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解决不了,比如学生学习规划,比如学习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