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介绍:插秧集
源引契此和尚的《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分享,在“低头”与“退步”间,随时关照内心。
第5篇:中年事更多
如何顺利的度过“中年危机”?如何化解职业生涯中期的重重障碍?这些困扰背后隐藏着“职业倦怠”、“职场天花板”、“职业满意度”等各种不同的职业状态,既要满足家庭需求的经济收,又要精神上的职业满足感,你究竟想要什么?
人到中年总是会不断的反思,随之而来的是莫名的不安,以至于开始质疑:“向上攀升还是唯一的出路吗?”也许是的,因为停滞来的结果,极有可能是淘汰。正如甲骨文中国公司裁员一事,1600人的裁撤行为,吃瓜群众并未如以往一般去痛斥企业的“无良”,没有痛斥并不是因为“N+6"的补偿方案,而是更多的在审视这即将被裁人员中的共性特点:年龄——平均37岁;37岁不老,但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是一个没有优势的年龄。
甲骨文公司一向优厚的待遇及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也成为了大家谈论的焦点,“入职起就拥有每年16天的带薪年假、员工可以申请在家办公等等”。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正经历着互联网行业民企的不断崛起,在相对发展更加高速的同行的感召下,仍未离开,这些当年的高学历精英们,是不愿放弃什么呢?而今他们又不得不放弃什么呢?
高管教练惠特尼.约翰逊的观点是:“你的生活和职业是一个很大的学习曲线,但当你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很拿手,你就要问问自己——向上攀升是唯一的出路吗?”“你应该通过工作找到意义。”
与其坐以待毙的等待未知的到来,不如放下内心的恐惧和所谓的职场光环,尝试着通过奋斗,去找到工作的意义。不要低估日常工作习惯那些微小的改变,试着寻找一些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人说过改变就代表着一定要离开,考虑横向的调动,同样可以接受到更多新的挑战和学习的机会。但请记对于职场而言,时间不是永恒不变的,犹豫和拖延,只会付出更高的代价,如果你选择改变,那现在是最好的开始!
与出自《增广贤文》中的“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相比,杜牧《书怀》中的这句“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没有那么多的苍凉,却道出了中生的感慨,中年危机爆发的感受真的是由来已久。所以,还是莫道中年事更多,还是以满眼青山依旧在来自勉吧。
关于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