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朋友会问我:“什么样的人会来心理成长呢?”,是所谓的“有问题”的人吗?很多时候并不是,“有问题”的人有时候自己并不难受,并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真正来到我面前的人是那些感觉到痛苦、感觉到疼的人。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谁痛苦,谁成长!”
人的生命中总有很多的痛处,因为怕“疼”或是出于本能的保护,所以常常被掩盖起来,如果感觉不到难受,很多人也不会想要面对,然而这些痛点无法一直被掩盖,待到一定的时机,还会重新展现出来。
婚姻、亲子关系常常是引发这些痛点的外部环境,家庭生活的矛盾、孩子学习的困难、事业发展的不顺,总有些生活的困难会触碰到内心的痛点,人在疼痛中变得容易愤怒和抱怨,也会非常敏感到对方的痛点,狠狠踩下去之后,确实能让对方感受到和自己一样的疼痛,然而却不能从关系中得到抚慰,反而将关系越推越远,对方带着疼痛跑远,留下依然陷入痛苦中的自己。
生活中能够看到伤口,看见疼痛的人很多,如果疗愈能够发生,那是非常令人感动的瞬间。然而疗愈却常常不会发生,甚至会出现伤口上被撒盐的情况,即使这样,疼痛有一股力量,不断追寻,带领这一个人走向成长。

心理上的疼痛渴望的是一份心疼的感觉,有时候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份感觉。
这样心疼的感觉,好像妈妈温暖的手掌,抚摸在自己撞的淤青的手臂上,既感受到疼又感受到温暖,因为疼痛的本能感觉,会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离开的那个温暖的手掌,然而那个手掌足够地轻柔,一次又一次触摸那受伤的地方,疗愈在一次次的触摸中慢慢地发生。这样的感觉会慢慢流淌到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的内心也生发出温暖的感觉来,进而自己也能带着温暖抚触那伤痛处。
这种自身也能生发出心疼感觉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慢地,一点一点,在自己的饮食上、学习工作中、身体锻炼、包括日常走路的过程中慢慢地体现,甚至睡梦中也会出现疗愈的梦境。
人意识到疼是成长的第一步,带着疼追寻心疼的感觉,进入到成长的关系中。这种对于疼的触摸,最初发生在我们与他人的成长关系中,最终发生在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中。
所以把我们的工作,称之为
“教会一个人心疼自己的过程”,也是非常贴切的。
作者:倪良冬(南京朴凡心理咨询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