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韩姐姐的淋巴发炎,过来调理。谈及她靠两万块起家的往事,她眼角湿润了。九十年代,回忆起来很苦。是的,那时候我的工资是三百多一个月,她拿到两万青年基金时,就得给自己发工资,读博士。我问她怎么选择了这个方向,她说哪里是选择的,她毕业就分到那个课题组,学陆地地质的,看到结核,就感觉其成因和岩石差不多,所以有了这样的理念,再开始讲故事,求证,于是开创了新领域。我忽然很感慨,真正的创新,不是空想,而是跨界的灵感。非常感恩她的经历,对以后工作有了很大的鼓舞。
下午是业务部门的汇报。很多和我同龄的人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实好几个都是我以前不喜欢的,比如一个因为不愿意搬家把电线剪断,把黑泥糊在墙上泄愤。面对这样的房间,我当时气坏了,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他的作为。很多年过去了,他成了科研大牛,而我,在几度换方向以后,开始转向人文。我不羡慕他的成就,只是有些东西需要反省——不喜欢他,是认为他的人品有问题,因此放不下。现在也知道了,他对我而言,他是缘我是因,因此当时我碰到这样的事,其实也是自我因的成熟,可惜那时候没有接纳,所以后面还是有很多坎坷,直到现在才认识到,现在才解脱。这是他和我的一个交集,不美好,确实一个非常大的礼包,可惜当时没有接住。那么他呢,不知道他有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知道在11年我评职称时,他给了我一个很低的分,好在当时自己的实力不错,最终还是排名第一。这样看,他也还是受到一定的冲击的吧。同样,好在他科研实力很强,勤苦好学,最终成绩斐然。这也给我一个启示,碰到人格信仰危机以后,夯实实力是唯一的机会,所以跌倒了不可怕,把长处发扬得没人能及,也一样有机会。今天听到关于他的消息,也终于和二十多年前的他与自己和解。
今天还看到徐醒民老师对于《大学》的解读,两目各四纲,明德统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亲民统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明德能不亲民,是伪明德。想想这几年,重点明德去了,完全放弃了工作,其实工作就是我们亲民的依托。师兄也说,工作和文化是一不是二,为了文化放弃工作,大众会对文化失去信心,因为给大众的印象是学了文化就开始消极避世了。两者一结合,才知道自己错得多离谱。好在现在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愿意重新出发,带着文化人的担当做研究,还是有信心的。正好今天看到了榜样,明确了以后工作和研究方向,静下心,以归零的心态,扎扎实实在工作的同时开展科研。未来不再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