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德语:Der Vorleser)是德国法律教授和法官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长篇小说。作品1995年在德国出版,《朗读者》先后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奖(1997),意大利文学奖(1997),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翻译著作大奖)(1997)以及“世界报”文学奖(1999)。1997年由卡露·布朗·珍妮维(Carol Brown Janeway)翻译的英语版本于美国发行,使得德语书籍第一次登上了纽约时代杂志的畅销书排行榜首位。
【简介】
本哈德.施林克,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施林克从1987年开始成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的宪法法官,1992年起他在柏林洪堡大学从事公共法律和法律哲学的教研工作。
《朗读者》讲述男孩米夏和女人汉娜之间的忘年恋,而故事的深层含义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文末附有原文下载链接)
【段落摘要】
摘录1——关于汉娜的过去
我曾经问过她的过去,她也回答了,完全像是从尘封多年的箱子里翻拣搜寻一般。她是在南欧的一个德国人居留地长大的,现在那儿属于罗马尼亚。她十七岁时去了柏林,在西门子做过女工,二十一岁时身陷士卒……大战结束以来,她挨过了所有自己能够干的工作。有轨电车售票员这个活儿她已经干了好几年,她爱的是她那身制服和不停运动,还有不断变换的风景和脚下轮子的转动。除此之外,没有什么让她留恋的。她没有结过婚。她已经三十六岁了。所有这些都是她述说的,好像说的并不是她本人的生活,而是在讲一个她既不熟识、也不相干的人。
这一段是米夏与汉娜初识的那个夏季的对话,我起初认为汉娜语焉不详的回答仅仅是为了隐藏文盲的事实,毕竟据说德国是最早消灭文盲的国家。可是查阅了资料2013年德国媒体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大约750万成年人完全不识字或者基本不会读写,占德国总人口的接近1/10。或者这里与《笑傲江湖》的年代不可考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笑傲江湖中人性的适用性,政治寓意的普遍性是在任何时代都行得通的。或许汉娜是不是底层人民以及成为文盲的原因也不必深究了,可能她只是二战幸存者失语者群体的代表,即便是她最亲密的小家伙也是隔了一个八年又八年才开始了解她。
摘录2
我移到车厢前面的平台上,尽力想盯着汉娜看过去。她的后背一定感觉到了我的目光,果然,过一会儿,她转过身子来,对我电光火石地看了一眼,紧接着又跟司机聊天去了。电车继续行驶。过了爱佩海姆站以后,电车轨道不是建在马路上,而是造在大街旁一条鹅卵石的长堤上。电车开得快些了,带着轨道车辆那种轰隆轰隆声,节奏齐整。我知道,这段路要经过好多地方,最后驶向施外青格。但是,我却觉得自己与世隔绝了,被人从俗世尘寰里面抛出来,从那片世人在其中居住、在其中工作、在其中相爱的世界里面。我好像命中注定,要在这节空空如也的车厢里,既没目的、也无止境地乘坐下去。
这个场景引发了二人的第一次争吵。在在乎的天平中较量怎会有输赢?
摘录3
我们在路上惟一的一次争吵发生在阿莫巴哈。那天我醒得很早,轻手轻脚地穿上衣服,走出房门。我想把早餐带上楼来,又想看看有没有花店已经开门,好给汉娜买一束玫瑰花。我在床头柜上留了一张字条:“早上好!我去取早餐。马上就回来。”或者是诸如此类的字句。当我回来时,她站在房间当中,衣服刚穿了一半,气得发抖,脸色苍白。
后来米夏没再找到这张纸条认为是被风吹走了,可能汉娜是看到了苦于不理解而藏匿了纸条。气的是米夏的不告而别还是气自己无法言说的文盲秘密呢?
摘录4
我这儿有一首诗,是那时写的。从诗本身来看也许不值一提。那段时间我正热中阅读里尔克和贝恩。我能够看透自己的想法,我是想同时模仿这两位诗人。不过,我确也从诗里认识到当年我们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原诗如下:
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
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
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这首小诗我更喜欢现代诗版本的翻译。(不过钱定平译本的其余部分的中文元素化还是很精彩的,先后提到的不思量自难忘与十年生死两茫茫都是苏轼写给妻子的。“我望着这张脸,天长地久一般,那长逝永诀了的脸,忽然复活了,变做了汉娜年轻时候的模样儿。我一边在想,此情此景,一般在老年夫妻之间才会发生。”与文末的米夏的思想醒悟也呼应。)
“当我们敞开心扉时,
我们合二为一。
当我们沉浸时,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当我们消失时,
你在我心里,我在你心里。
这之后,
我是我,
你是你。”
这个版本读着感觉有点像徐志摩的《偶然》(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摘录5
她穿过一间又一间屋子,最后站在我父亲的书房里。我闷声不响,斜靠在门框上注视着她。只见她的目光扫在每一张齐着天花板的书架上,就像是在翻阅书页一样。然后,她走到一张书架前面,把右手的食指举得齐胸那么高,轻轻地划过书脊,接着又走到第二张书架前,仍旧用食指划过书脊,就这样,书脊联翩着书脊,她划着划着,穿过了整间书房。她走到窗子边就站住了,透过玻璃去看外边那一派黑暗景色,又看那些书架在窗子玻璃上的反光,还有她自己在玻璃里的照影。
这是汉娜在米夏心中的写照之一,是米夏在家人不在的情况下,第一次邀约汉娜去自己家,汉娜停留时间最久的便是书房,把食指举得齐胸高轻轻地划过书脊,望向窗外时隐藏的还有眼神的伤感吧或许还有米夏当时未曾读懂的落寞。她对知识的崇敬也投射在了不允许米夏亵渎功课中。
摘录6
一架飞机的发动机如果出了故障,并不是这次飞行的末日来临。飞机并不会像陨石似的从天上掉下来。它还会滑翔;如果是一架多引擎的大型客机,就会继续滑翔三四十分钟,直到飞机试图迫降时,才有可能坠毁。乘客其实什么也感觉不到,不管引擎在动还是不动,飞行的感觉是始终如一。
也是见木不见林的缺憾。
摘录7
这以后,我就开始对她反叛了。倒并不是我就此泄露真情,或者暴露汉娜。对于我应该保守的自身秘密,我没有不打自招;我原可以表露的行迹,我也守口如瓶。当然,我也没有承认有她这个人存在。我很清楚,否认乃是一种似非而是的背叛。虽然,一个人到底是扯了谎话,还是仅仅出言谨慎、深思熟虑,为了避免落入尴尬,或免得成为笑柄,这从外表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摘录8
几天以来,汉娜的行为都很古怪,她时而反复无常,时而盛气凌人。同时,叫人感觉得出,她是处在某种压力之下,这种压力折磨着她,逼她表现得十分敏感而又极端脆弱。她极力压缩自己,好像害怕一放松就会爆炸似的。
因为想隐藏文盲的事实,汉娜拒绝被培养成电车司机,同样的原因汉娜也曾拒绝在西门子的升职而投身于党卫队。哈利波特中阿不思校长有句名言“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摘录9
到底这位教授要考查、确认和驳斥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有一点我却印象很清晰,我们在讨论班里辩论过一个问题,追溯性的惩罚是否应该废止?是否根据犯罪当时就已经存在的刑法有关条文,来判决集中营看守和帮凶就已经足够了?或者,这问题是否还涉及到另一个方面,即他们犯罪的当时,该条文到底是如何进行解释的?又是怎么应用的?又为什么没有应用到他们身上?更延伸开来说,到底什么是法?法就是写进书本的吗?还是在社会上实施并得到遵守的?或者,不管写不写进书本,法乃是在正常情况下必须在社会中加以实施并得到遵守的吗?
这段其实我不太懂,只知道我国法律是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的。同样的原则在战争中也可行?战争前后政权更迭了呢?
摘录10
是评价!而且是评判过去!我们学生在讨论班里把自己看做评判的急先锋。我们使劲推开窗子,放进新鲜空气,一阵疾风最后会呼啸着吹掉灰尘,那是社会曾经容忍过的,社会容忍这些灰尘堆积在过去的恐怖之上。我们责无旁贷,要让人们能够呼吸清新和眼见为实。我们并不依靠书本上的法律知识。我们坚信,最后必须进行审判。
摘录11
我意识到,我早已认为逮捕汉娜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倒不是因为对她的控告有分量,对她的怀疑很强烈,这些我一时都还来不及详细了解。不是由于这些,而是因为一旦她锒铛入狱,就会从我的世界,从我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要她远远离开,要她遥不可及,要她成为纯粹的回忆,像过去这些年来她已经转化成的、沉淀着的那样。
集中营的其他看守说的汉娜把一个又一个的姑娘们叫去朗读后送往死亡,在汉娜心中又是怎样想的?是与之类似还是对柔弱者死亡之前的最后关照?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
摘录12
当审问涉及到她时,她总是把头抬得高高的。每当她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诽谤或者攻击时,就会挣扎着进行反驳。这时,她双肩向前方左右摇摆,头颈也会胀起来,连肌肉的抽动都看得见。可是,她的反驳总是不被法庭采纳,于是,她就又把肩膀垂下,这两者都已经变成常规了。
摘录13
那时,我一旦深究这种铺天盖地的麻木不仁,也就同时深挖出一件事实,那就是它不但沉沉地压在犯罪者和受害者身上,即使是我们所有人,我们的法官、陪审团、检察官或者书记员等等,他们天天要面对这些事实,也深受影响。当我就此对罪犯、受害者、死者、生者、幸存者、生哀死荣者等等进行比较时,我没有好受过,即使现在我也不好受。
摘录14
那时我就已经常常反躬自问,所以我也同时问自己,我们这些第二代人,过去和现在究竟应该怎么对待那些有关灭绝犹太人的、骇人听闻的信息呢?难道,我们不应该确信,我们这一代能够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吗?我们不应该确信,我们这一代能够比较那些不能比较的吗?虽然恐怖本身已经不再是疑问,可是就因为一经调查,所调查的可怕罪行就会立即成为街谈巷议,而不再单纯是一种既成事实,一种我们只能在惊愕、耻辱和负罪当中面对着并沉默着的过去,因为这样,难道我们这一代就应该放弃调查吗?我们难道只应该在惊愕、耻辱和负罪当中沉默下去吗?
摘录15
汉娜要讨回公道。当她觉得是冤枉了她,她就反驳;如果她的观点受到谴责,别人强调时倒也并没有歪曲她,她也坦然认错。她反驳驳得犟头倔脑,她认错认得心服口服,仿佛要用心服口服的认错态度,来换取犟头倔脑的反驳权利。要不,她就是通过反驳来承担一项责任,去承认那些光明正大之下无法辩驳的东西。
摘录16
汉娜一时茫然,不知道审判长想询问什么。她只好结结巴巴讲道:
“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
在汉娜来说,这是当做一个严肃的问题提出来的,不是胡搅蛮缠。她当时真不知道还应该怎么做,还能够怎么做。所以,她很愿意听听,看来见多识广的审判长如果设身处地会做些什么。
摘录17
汉娜自己却仍旧在沉思默想。
“我要是……要是没有……我要是那之前没有在西门子报名参军就好了?”
这自然不是针对法官的问题。她是自言自语;她疑疑惑惑,没有把这个问题正式提出来,同时也怀疑,这个问题该不该提,答案又是什么。
摘录18
那位女儿写的关于集中营的书有德文本,在庭审后才正式出版。审判期间手稿已经在流传了,但只发给那些直接有关的人。所以,我只能阅读英文原文,在那时,这是一项陌生而吃力的练习。像往常一样,一种夹生的语言,还没掌握好,用起来磕磕绊绊的,却也给我带来了既生疏又亲切的复杂感觉。我特别仔细地通读了全书,可又没有把它化为自己的东西。那本书仍旧是身外之物,就像英语也是身外之物一样。
汉娜狱中学习读写是不是也一样?
摘录19
书中没有具体提到汉娜的名字,她也无法给辨认出来,或者对号入座。有时我认为,可以从其中一名女看守身上找到她的影子。那名看守被描写得既年轻又漂亮,在完成任务时认真负责得简直丧失良知,但我还不能肯定。我考量了其他看守,只有汉娜才像这名被如此这般描写的女看守。
摘录20
她以为我一直认为她能读会写,她害怕暴露出来。这也是她拒绝被培养成电车司机的原因,因为做售票员可以掩盖她这个缺陷,而一旦成为司机,弱点就非露馅不可。这也是她要离开西门子公司,而去当一名看守的原因。这也是她会自己承认写了报告,而拒绝邀请专家来鉴定笔迹的原因。
摘录21
她既没有仔细算计也没有巧妙应对。她接受了一个事实,即她注定要被传唤来进行说明的,她只是不愿意进一步暴露自己的真相而已。她其实根本不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她是在为自己的真理和正义而战。她老是要想掩饰点儿什么,所以不能永远襟怀坦白,也不能完全成为自己。这是多么令人可悲的真理,多么微不足道的正义!但是,这毕竟是她的真理和正义,她的战斗也只能是她的战斗。
摘录22
她丝毫也没有准备,为了取得胜利就泄露自己是个文盲。她也不想用内心珍藏的自我形象来换取少蹲几年牢狱。她原来就可以自己来做这笔买卖。她没有这么干,这说明她根本想也不想。她对自己的形象视若珍宝,绝对不是几年监狱生活所能置换的。
摘录23
今天,我还总喜欢回想那次同父亲的谈话。我已经把它给忘记了,直到他去世以后,才开始在记忆深处搜索起来,才把那些同他在一起的美好际遇、美妙活动和美满经验又重新寻找回来。当我终于找到时,我是既惊奇又高兴。就说那天吧,起先,对于父亲那种将抽象和具体糅合在一起的言论,我很感困惑。但到最后,我终于从他的谈话中抽出了微言大义,他的意思是我不必去找审判长;实际上我也没有权利这么做。我于是感到如释重负。
摘录24
我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这参加葬礼的小小人群。其中,有一些显然是乖僻怪异、特立独行的人。悼词介绍了教授的生平事迹和学术著作,可以从中听得出来,他生前如何规避了社会约束,也就脱离了社会联系。这样,他就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于是,终于变成了孤僻的人。
摘录25
“不!你的问题没有安逸平静的解。当然,如果情况确如你所描述的那样,乃是一项重大责任,为人者就必须采取行动。再如,一个人已知如何做能对别人有好处,但此人却闭目塞听,不闻不问。此时,为人者就必须极力促使他睁开眼睛,竖起耳朵,正视现实。最后决定当然应由其本人来做,但其他人必须向他说明利害,而且直接与其本人谈,而非与其背后的某人讲。”
摘录26
我望着这张脸,天长地久一般,那长逝永诀了的脸,忽然复活了,变做了汉娜年轻时候的模样儿。我一边在想,此情此景,一般在老年夫妻之间才会发生。对于女方来说,跟前的老头子永远是英俊少年;对于男方来讲,老妻也永葆着少女的娇美妩媚。这一切,为什么我在一个礼拜前居然没有看出来呢?
摘录27
只见她把那茶叶罐捧在手上,死死地盯着说:“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也有一只茶叶罐,用来装我的爱物。那罐子不是这样的,尽管当时这样的罐子也已经有了。我的罐子上有西里尔字母[8],盖子不是压进去的,而是扣上去就行。这罐子我居然还带到了集中营,可惜,有一天给偷走了。”……她把茶叶罐拿在手里。“这只罐子我就留下吧。”
维以不永伤。。。
摘录28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是很有功夫的。它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在细节上却是十分考究。三部分,划出了三个不同的段落。这是命运的起落,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所有的细节都意味深长。比如关于汉娜身体气味的叙述。当汉娜还在“逍遥法外”并充满生命的鲜活时,她的气味是新鲜而令人迷乱的,而当她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并且不可遏制地衰老时,她的体臭不可避免地散发了出来。小说很仔细地写到了从前与现在的气味——汉娜的气味。两种气味的比较,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大悲哀,也感受到了人在命运前的无奈乃至颓败。这是命运的咏叹,是生命的挽歌。小说中一些有关命运的、生命的甚至是有关存在的重大的命题,恰恰是通过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小物象以及一些细小的变化来表现的,应了我很喜欢说的一句话:精微之处,深藏大义。——曹文轩
摘录29
关于气味的多次描写摘录如下:
她闻起来那么清新,是才洗过了澡,是新洗过的衣服,是方才沁出的香汗,是刚刚被爱过的余味。有时候她也用香水,可我不知道是哪一种。而且,就是她用的香水,闻上去也要比其他香水清新爽朗。就在这种闻上去清爽的气味之下,又流连着另外一种味道,很浓重,潜伏着,涩得刺鼻。
空气里闻得出清洁剂的味道。也许,所有这一切我只是后来才注意到的,一开始十分惘然。那儿总是一样的凋敝破损,一样的干干净净,也总是散发出清洁剂的气味,经常还会混合着各种杂乱味儿,有青菜和豆子,有正在煮着的洗涤物,有谁家在起油锅,等等。除了这些气味,也许还得再算上每家门口摆的擦鞋垫子,以及大门口贴着姓名的那些个电铃按钮。
我觉得,我也不适合在行政部门当个政府官员什么的。做候补文官时,我在州政府干过。我发现那些走廊、气味、办公室、公务员等等,都一概苍白、单调、无味。
现在,我坐在汉娜身旁,闻到的是一个老女人的体臭。我不晓得这种气味是怎么形成的,我从老祖母、老外婆和老姑妈、老姨妈那儿闻到过,或者是在养老院里,在那儿,房间啦走廊啦到处是这样的味道。要说起来,这种气味对于汉娜来说未免太早了吧。
匆匆翻阅书籍,以上仅是文章部分摘录及个人拙见与疑问,更深层次的意义未能解读,这里抛砖引玉,期待周末与大家的见面及探讨!8月13日不见不散!
附【作者专访】——部分摘录
人不因为曾做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
1.问:您起初以侦探小说知名,并曾因此获得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文学奖,《朗读者》算是出乎读者意料的作品吗?还是本书的主题是您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在您的生活中,有《朗读者》确切的原型吗?
答:我并不相信什么文学类型。在写侦探小说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把我的写作目标只限制在侦探小说,而现在我也并不排除再写侦探小说的可能性。“朗读者”的主题确实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它就是我这代人的主题。在故事中除了放进所见、所闻和所幻想的东西,还有我某些个人的经历也融在了里面。我总是把我要写的书带在身边,因为我不是常常有时间来写作,还有法律方面的工作要做。
2.问:不仅德国在读这本书,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它都是超级畅销书。这使得英语世界里,很多读者认识了您。说真的,您对《朗读者》如此轰动觉得意外吗?它内省和沉思的视角对于德国读者来说是亲切的,而对于其他读者,您担心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在接受上会有隔阂吗?您认为共鸣点在哪里?
答:我确实没有想到这本书会这么成功。我本来以为,这本书太个人化,从而不足以成为畅销书;而作为国际性的畅销书,它也太德国化。然而在这个人化和德国化的题材上,人们看到了包含在其中的某些相通共同的东西: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下一代于这罪恶的阴影之中——这一切当然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主题。
3.问:尊严、人性、爱情,这是《朗读者》的关键词,在小说中,爱情是着重要叙说的吗?或是推动情节的力量,还是深深吸引读者的必要元素?
答: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是爱,孩子对他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和神父的爱将战后一代卷入了他们上代人的罪责之中。
4.问:不同的人能从不同的小说中读到不同的意味。就其所包孕的丰厚内容而言,小说篇幅实在可称简约,您是有意为之吗?这样的节制与内敛是否是您追求的风格?
答:我并不刻意追求简约或浩大。篇幅的长短、内容的裁剪,一切取决于题材。不过我一向认为,干净清澈的文字可以赋予语言一种美,而这种美却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
5.问:这本书的中译本在今年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重新推出,希望它实现更多的价值。就您个人而言,您怎样看待父辈与二战的关系以及德国年轻一代对战争的反思?少年米夏这个人物,是德国人披露和倾吐的一个窗口吗?
答:通过汉娜和米夏,我想表现的是,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烙印,如何给世界和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如今,罪责感一代代在变轻。今天的年轻一代所思考的是,第三帝国当时给犹太人和他们的邻居、吉普赛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同性恋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和伤害,应该如何以尊重和得体的态度面对受难者的后代等等。但如今的年轻人不再背负罪责感,这也是对的。
6.问:小说将被改编为电影,这是您希望的吗?如果是,您期待它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答:是的,《朗读者》的电影版权卖给了米拉麦克斯(Miramax)公司,安东尼·明格拉将出任导演,对此我很高兴。安东尼·明格拉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我相信他能以我的书拍出一部伟大的电影。
书籍全文下载地址:
英文原版小说下载:The Reader.(德)Bernhard.Schlink(ED2000.COM)
朗读者中文译本(钱定平 译):朗读者-本哈德·施林克
书后问题豆瓣网友解答:回答书里最后一页若干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