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
思考:名人的死讯,真的能警醒旁观的我们?

思考:名人的死讯,真的能警醒旁观的我们?

作者: 童童谣言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2:55 被阅读29次

01

当熟悉的面孔突然消失,才让人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世事无常”。

这几日,大家熟悉且喜爱的名主持李咏,武侠小说泰斗金庸,相继离世。

生老病死,本是人间常事。根据有关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每年全国死亡人口大约890万人,平均一天就有2.4万人。

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关注。

由此引发的各种感慨文也随着涌来。要爱惜身体、多运动;懂得养生和保养;懂得珍惜时间、活在当下;要关爱身边的人;未雨绸缪,买保险等等。

死讯,从来就不受人待见,可又有谁能避免。活着的人,又有多少人能感受到死亡的真正来袭,而最能触碰的则是亲人的去世。

在简书曾看到一篇文章《和母亲的最后55天》,近5万字的篇幅,作者刘都用一字一泪,记录了母亲患癌住院治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当时的我,一字一句,从头看到尾,中间忍不住落泪。字里行间,满满地流露出作者对母亲忍受病痛的心疼及母亲要走的不舍。

最简朴的文字,却沉重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因为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由心而发。

不出所料,这篇文章火了,6万的浏览量,甚至简叔本人也给了打赏。评论近700条,不少都是鼓励的话,但是作者没有回复一个字,用他文里的话“ 除了母亲,没人有资格劝我坚强活下去。在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前,劝人坚强,是一件特别残忍和无理的事。”

作为旁观的我们,不是当事人,很多时候“站着说话不腰疼”,跟着风潮,发发感慨,热度过了,生活如初,风平浪静。

又有多少人真的被警醒,真的想有所改变。

02

欲望使然

欲望是人生存和享受的需要,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人有多种欲望,有生的欲望,,有生理的欲望,有对金钱财富的欲望,有对美色权力的欲望,有对成功和情感的欲望……

欲望,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

多数人都被欲望操控。连嘴和手,都得听之任之。

比如,知道烟酒伤身,却偏偏大饮大喝,不是戒不掉,而是舍不得这样的酒醉迷金,放纵潇洒,实在快活。

即便,有时听了几条关于烟酒过度的死讯,神经当时会有所触碰,但,一定没过多久,一切如初。该抽多少继续,该喝多少没停。

这正好能说明各种同类“光打雷不下雨”的事件:

减肥口号天天喊,该吃照样吃,该睡照样睡。不看手机多看书,结果书翻了两页,一扔,手机里想看的,一条不拉,补了回来。明天我一定不迟到,明天我一定不去打牌,明天我一定好好上班……

欲望如魔鬼,一旦恣意妄为,估计拿枪指着你的头,还舍不得扔掉手头的烟。

03

缺乏自律

自律是人们远离陋习,战胜自我的保障。

欲望再强悍,碰到坚定和执着的自律,也会不堪一击。

周润发爱跑步在圈内很有名气,多年前,他就养成每天都要跑步一小时的习惯。为电影宣传的时候,依旧是工作、跑步两不误,也正是这个铁的纪律,让发哥看起来依然年轻、充满活力。

50岁的白岩松,也说过:“我信奉的一句话:越自律越自由。我现在一周跑5天。这5天当中一定会踢一场球。”

我曾参加过一次晚宴,席间有一位领导,主人对他的喜好非常了解,备了上好的红酒,还有甲鱼。但是这位领导,只眯了一小口酒,甲鱼上了也没动筷子。主人以为是酒不好肉不香。

领导解释道:因患糖尿病,之起初不重视,依旧大吃大喝,结果住院了一段时间,后来慢慢才调养好,现在食量一达到,上什么好菜,都不会想吃,这样控制,是为了有更长的命,和你们坐在一起。

话刚落下,在座的人,不由都鼓起掌。

在生命面前,面子、客套又算什么?只有自律的人,才敢这般底气十足,不受欲望,更不受旁人干扰。

04

心存侥幸

死讯当前,死因证实,对比自己,也发现有类似行径,但是很多人,在表面长吁短叹后,依然选择一尘不变。

他们会想:这种生活习惯的人多得去,大部分人不都活得好好的!那些天天锻炼的,不也有突然走的!这是运气问题,或是天命不可违。再说了,不幸的事,不会偏偏落到我的头上吧?

我们每一个人时不时都会有心存侥幸的时候。

有些是惰性促成,有些是自以为是,有些是愚昧无知,通过各种美好幻想,自我安慰,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这些万一,统统与自己无关。

事实上,据中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天约7500人因癌症死亡;到85岁,一个人患癌风险达到36%,也就是超过了1/3。

如此看来,这个几率并不低。

放在一个对自己负责,看重生命的人,想必是不会为了一时舒适,把赌注都放在这2/3上吧。

心存侥幸,无形中,把自己推向这1/3的可能性中。

05

好了伤疤忘了痛

本人亲自验证过这句老话。

第一胎剖腹产拆线时,痛得我哇哇叫“以后再也不生了。”一旁的医生笑着应了这句“好了伤疤忘了痛”。当时,我理直气壮地顶回去很多句,没想到,四年后,打脸地生下二胎。

的确,时间久了,当时的痛彻心扉也渐渐变得模糊。让你没多想,做了同样的选择。

这是话的本意,用在平时,多比喻人一旦过了好日子,就会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不以为戒,没有警醒,不知轻重好歹,重蹈覆辙,必定自讨苦吃,自食其果。

如体重减到标准,便开始大吃不动;早睡坚持多日,结果连着几日酒局、牌局;戒毒成功,结果又抽了回去……

如此看来,除了忘了痛,还功亏一篑。

说来说去,还是意识上没有醒悟,行动上更没有自律,其它的都是周边因素,可大可小,关键还是自己。

伤疤一直都在,即便消除,它的位置,你也一定记得。它不会教你,该如何做,但它会告诉你,它因为什么在这里。

06

“没有彻底明心见性以前,都不是真正的了生死。”——国学大师南怀瑾

没有彻底谓摒弃世俗一切杂念,迷失自己的本性,这之前,都不是真正的了生死。

生死是大,他人的死讯,表面是个新闻资讯;进一步,它带来提醒和启发;再来,它让我们有所触动,自己是否该注意点什么;深入后,它警醒我们,是该行动了;最后,引以为戒,落实每一天,确实改变或改善了自己的思想、身体,甚至是生活常态。

警醒是必要的,没有被激活,就会有一堆的借口,自欺欺人,第一步都迈不出,更别提后面的自律和坚持。

但愿以后这类讯息,旁观者,少些一时感叹,多些深刻反思。

善待生命,珍爱自我。

相关文章

  • 思考:名人的死讯,真的能警醒旁观的我们?

    01 当熟悉的面孔突然消失,才让人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世事无常”。 这几日,大家熟悉且喜爱的名主持李咏,武侠小说泰斗...

  • 人生思维法则-5|紧扣心弦

    如果真的想摆脱其他人的影响,并且做到独立思考,我们就有必要对其试图影响我们的方式保持警醒。 假如我们能够识别出对方...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和她聊天,聊到我们要经常警醒对方,人都是深陷其中不自知,旁观者却看的清楚。我们都太不坚强,太不独立,我们都想依赖,...

  • 围观者,请别再冷漠!冷漠杀人

    现如今,别说侠义之士少见了,旁观者中能有同情心就算不泯灭人性了。 说一件我道听途说之事。希望能警醒...

  • 《找到你》事业,家庭,女孩该如何选择?

    在我看来,《找到你》给了我们一个警醒,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做出抉择的警醒。 在这部电影中,有三个女性角色,朱敏,...

  • 励志的故事从来就没断过,只不过你只是个看客

    从古至今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励志故事,多少名人轶事,多的数不清。 可是我们大部分人只是个看客,没有真的去想,去思考,...

  • 无题

    那些貌似深刻则幼稚透顶的思考,却让我的骨子里开始拥有了一股安静的力量。在喧闹时,能旁观。在安静时,能思考。狼狈时,...

  • 死讯

    死讯快到了没有谁可阻挡的叶子你将躺到铁轨上去看到月亮化作你的脸庞日子成了胶带缚住你的双脚一动不动悲伤又沉默幻想着一...

  • 死讯

    说来也奇怪,她向我的那番吹嘘,恍惚还是昨天的事儿。我的意思是,我对这整个过程还记得很清,甚至她当时的神情我都能学给...

  • 你想起麦迪在NBA打球的时光了吗?

    站在名人堂介绍仪式上,你说:进入名人堂,你真的特别骄傲。是啊,篮球名人堂,那是篮球的终身成就,终身荣誉呐,如果能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名人的死讯,真的能警醒旁观的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bf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