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转岗,自觉切断了与过去工作的关系,跟同事的联系仅限于两三个年龄相仿且平日关系不错的。
下午两点半时A打来电话,一接通便问道:“在做什么啊?你每天都是怎么安排的,适应了吗?快给我说说,我提前取取经。”连珠炮般的话语中透出关怀,也透出深深的好奇。我忍不住笑出来:“看书、写字、锻炼身体、做家务啊!”A在手机那头也笑了:“啊?!那你能呆住?”想想自己上班时日复一日的忙碌,就特别感谢A的关切。“什么日子也得努力去适应啊,你每天都很忙,想什么退二线的事?”“昨天开了一天的会,今天得空赶紧给你打个电话。我年龄比你还大,你觉得我还能干多久啊?”沉默,不知道该说什么,到了每个重要的转折点,人心里多少总是有些忐忑的。 A接着说:“晚上叫上B,咱们三个一起吃饭,马上三八节了,去年三八节就是咱们三个一起的。”
六点半时,三个老友兼同事已围坐在一起,气氛一如往日热烈, A和B一会儿吐槽领导,一会儿分享公司的新春年会,而离开职场三个月的我,听着那些依然熟悉的姓名和事情感觉却陌生了许多,只能偶尔接上一两句,对我而言,那已是另外一个世界。或许是发觉了我不同步的情绪,A和B的话题又转到了转岗退二线上,大意是工作的繁忙和烦恼也受够了,什么时候公司要求转岗都可以,随便就是。想起自己离岗前的坦然和离岗后的不适,我笑了笑, 真诚地说:“如果能继续干就干吧,上班、赋闲虽各有好处,但适应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你们跟我一样,又没有孙子需要帮忙带,大把的时间,要有思想准备哈。”至此,再聊的都是些闲话了:春节档的电影是否去看了,孩子过年回来呆了几天,有没有回老家看看……
抬腕看表,已是9点。“你们明天还要上班,咱回吧。”相聚在热闹又有点落寞的气氛里结束,散伙,各回各家。
走到大街上,想起了围城里那句话:“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感觉应该在后面再加上点内容:“里面的人想出去,出去后又想进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进去后又想出来”。抬头长出一口气,细细的小雨柔柔地落在脸上,已过惊蛰,万物初醒,春天正在来的路上,每个人,包括自已在内,都要开心、幸福、充满生机地生活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