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理岗要记住四点o>_

管理岗要记住四点o>_

作者: 惊鸿飛雪 | 来源:发表于2024-11-22 21:28 被阅读0次

现在一说管理,就是德鲁克、稻盛和夫这些人;

一说学习,就是西方的管理经验。

对吗?

学习是对的,但盲目学习就有问题。

须知: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那么,什么是管理?

说白了就是领导。

不管是管理自己,还是管理别人,都是管理。

如果,连自己都领导不好,又怎能领导别人?

那么,为什么要学教员呢?

因为教员有结果,从领导自己,到领导别人,从带领非正规军到正规军,从弱小到强大,

从领导军队到领导党,试问,有多少人有这样全面的经验和巨大的成果?

这样的人,你不学习,还要学习什么样的人?

那么,什么是领导?

教员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还有一点,就是:打胜仗。

出好主意,用好干部,目的是打胜仗。

今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怎样做好领导者!


一、给决策

出主意,就是给决策。

决策要对头,就要实事求是,就要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犯了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错误。

这就需要:

1、战略性

什么是战略性?

教员说:“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什么是全局?

“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

要想打胜仗,就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要着眼全局,用战略的眼光考虑问题,制定决策。

正如教员在1936年9月给叶剑英、刘鼎的信中说的一样:

“买来的军事书多不合用,多是战术的,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和战略的,请按此标准选买若干。买一部《孙子兵法》来。”

从战略高度制定决策,才能更好的实现战略目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延安换全国。

解放战争时期,教员针对干部群众不理解为什么要暂时放弃延安时说:

“我军打仗,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2、预见性

当好领导,必须有科学的预见性。

教员说:“没有预见就不叫领导,为着领导就必须预见。”

那什么是预见?

“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

“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只有提前预见,才能提前谋划,才能争取更多的主动性。

典型的例子就是《论持久战》。

3、计划性

计划性,简单说就是“走一步想三步”,甚至更多步。

你比人想得多,准备的充分,就必别人赢面大。

正如教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所说:

“没有好的全战役计划,绝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

“因此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我挨次的一仗胜了,敌军全局将起如何变化,假若败了,又将起如何变化。虽结果不见得乃至决不会尽如所期,然而必须依据双方全局,仔细地切实地想明白。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战略指导者当其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到往后多数阶段,至少也应计算到下一个阶段。尽管往后变化难测,愈远看愈渺茫,然而大体的计算是可能的,估计前途的远景是必要的。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导方式,对于政治是不利的,对于战争也是不利的。走一步应该看那一步的具体变化,据此以修改或发展自己战略战役计划,不这样做,就会弄出冒险直冲的错误。然而贯通全战略阶段乃至几个战略阶段的、大体上想通了的、一个长时期的方针,是决不可少的。不这样做,就会弄出迟疑坐困的错误,实际上适合了敌人的战略要求,陷自己于被动地位。须知敌人的统帅部,是具有某种战略眼光的。我们只有使自己操练得高人一等,才有战略胜利的可能。”


那么,以上这些能力怎么来?

1、看历史

教员说:“看它的过去,就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现在,就知道它的将来。”

教员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预见很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情。

这也是教员一直在强调的:“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

2、勤学习

人不可能一生下来什么都会的。

尤其是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肯定会遇到不懂得地方,这就是“本领恐慌”。

正如教员打的比方一样:

“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

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货,学深学透。

需要注意“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具体怎样学习,大家可以找找之前的文章。

3、当学生

对不熟悉,不懂得,不要不懂装懂,要甘当学生。

正如教员在《当学生,当先生,当战争领导者》所说:

“你所知道的就当先生,不知道的就当学生,学了然后再去教育他们。马克思就是这样,从无产阶级学习了,又去教无产阶级。”

“你们也如此,要从老百姓处学习,造成你们的东西,再去教老百姓, 不断地教老百姓。团结干部也是如此,一定不怕麻烦地教他们。”

“同志们要肯去讲,肯去说,有台就演讲,不要害羞,不会说就练习演说。有机会不演讲,有谈话机会不谈话,就不是共产党员。”


二、给人才

教员说:“当正确的政策方针制定之后,干部是关键!”

斯大林说:“干部决定一切。”

那干部怎么来?

1、打胜仗中锻炼干部

教员说:

“人们常常叹气没有干部。同志们,真的没有干部吗?从土地斗争、经济斗争、革命战争中锻炼出来的群众,涌出来了无数的干部,怎么好说没有干部呢?丢掉错误的观点,干部就站在面前了。”

2、有计划地培养干部

“在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斗争中,已经涌出并正在继续涌出很多的积极分子,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组织他们,培养他们,爱护他们,并善于使用他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

3、从外面空降干部

“一切外来干部一定要爱护本地干部,经常帮助他们,而不许可讥笑他们,打击他们。自然,本地干部也必须学习外来干部的长处,必须去掉那些不适当的狭隘的观点,以求和外来干部完全不分彼此,打成一片,而避免宗派主义倾向。”

除此之外,还要让干部和群众知道为什么这样干,他们能获得什么好处。

三、给方法

有了正确的决策,有了人,还要告诉怎么做。

正如教员所说: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方法有哪些?

简单列几个。

1、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2、矛盾分析法

既要抓住“牛鼻子”,也要学会“弹钢琴”。

要注意“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抓中心,并不代表其他的不关注,这就需要学会“弹钢琴”。

“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

3、群众路线

什么是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我们的方法,就是从战争、从群众工作、从解决土地问题以改善人民生活,从其他一切努力,去增加革命力量,减少反动力量,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于我有利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动群众,使我党与人民密切地结合起来。只要广大人民的力量增加到我们方面,就会使敌我力量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建立巩固根据地,使敌人无法战胜我们。”


如何让群众和我们永远在一起?

真正关心群众,“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

尤其要关心群众的生活,“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

从而使群众信任我们,坚定革命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

4、讲究策略

《毛选》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也就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当形势发生了变化,领导方式也要跟着变化。

换句话说,就是要围绕一定的战略任务,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不同形势和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具体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

正如教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以游击战为例说:

“我们的工农民主共和国是一个国家,但是今天还是一个不完全的国家。今天我们还处在内战的战略防御时期,我们的政权距离一个完全的国家形态还很远,我们军队的数量和技术较之敌人还差得远,我们的领土还很小,我们的敌人时时刻刻想要消灭我们才快活。从这个上面规定我们的方针,不是一般地反对游击主义,而是老老实实地承认红军的游击性。在这里怕羞是没有用的。相反,游击性正是我们的特点,正是我们的长处,正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工具。我们应该准备抛弃游击性,但是今天还不能抛弃。游击性在将来一定是可羞的和必须抛弃的东西,但在今天却是宝贵的和必须坚持的东西。”

“游击主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非正规性,就是不集中、不统一、纪律不严、工作方法简单化等。这些东西是红军幼年时代本身带来的,有些在当时还正是需要的。然而到了红军的高级阶段,必须逐渐地自觉地去掉它们,使红军更集中些,更统一些,更有纪律些,工作更周密些,就是说使之更带正规性。在作战指挥上,也应逐渐地自觉地减少那些在高级阶段所不必要的游击性。在这一方面拒绝前进,固执地停顿于旧阶段,是不许可的,是有害的,是不利于大规模作战的。”

“另一方面是运动战的方针,是现在还需要的战略和战役作战的游击性,是无法阻止的根据地的流动性,是根据地建设计划的灵活变更性,是在红军建设上的不要不适时宜的正规化。在这一方面拒绝历史事实,反对保留有用的东西,贸然地脱离现阶段,盲目地跑向可望不可即的、在当前没有现实意义的所谓“新阶段”,同样是不许可的,是有害的,是不利于当前作战的。”


四、给

教员说:“在大混乱的现局之下,只有积极的口号积极的态度才能领导群众。”

教员在关键时候,在承认困难的情况下,一定会给大家对未来的信心。

比如:

“世界是在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个历史的总趋势任何人也改变不了。我们应当把世界进步的情况和光明的前途,常常向人民宣传,使人民建立起胜利的信心。

同时,我们还要告诉人民,告诉同志们,道路是曲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障碍物,还有许多困难。我们党的七次代表大会设想过许多困难,我们宁肯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

有些同志不愿意多想困难。但是困难是事实,有多少就得承认多少,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不能设想,哪一天早上,一切反动派会统统自己跪在地下。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 

以上,仅做抛砖引玉,还有更多的智慧期待大家深入学习。

不同时期,不同条件,具体的领导方式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把自己“摆进去”,看自己和教员之间有什么差距,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升。


《教员传习社》淡新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岗要记住四点o>_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eo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