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画中之兰亭 | 四年初成,画尽人生

画中之兰亭 | 四年初成,画尽人生

作者: 青鸢纱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00:35 被阅读0次

    人生若觉无作为 愿君读读黄公望

    从前,

    富春江边有个白鹤墩,

    白鹤墩边有个庙山坞,

    庙山坞里有个小洞天,

    小洞天里有个南楼,

    南楼里有个仙风道骨的老人,

    老人画了《富春山居图》

    ……

    这位老人就是元代著名大画家——黄公望。他本姓陆,因父母双亡,于是族人将其过继给黄氏,改名为黄公望。

    作为正统人派的孩子,黄公望从小也是苦读诗书,希望仕途亨通,也从未想过成为画家。

    读书,参加科举,败北,又继续。。。败北,又继续。。。终于在45岁的时候,做了个小小的书吏。这个书吏也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官职,充其量就算是干活的,没名没份。

    生活总是会在你陷入低谷的时候再给你一棒子 。。。

    被上司徇私舞弊的官司所牵连,黄公望遭遇了官场的牢狱之灾。等到他出狱时,已经过了五十岁。想想这一生,也快走到了尽头。历经此事,也年近半百,索性断绝了仕途之望,因为,真的无望了。

    在古代,50岁已是人生暮年,也许等待黄公望的除了死亡,也就剩下死亡了。

    于是他拂身而去,从此浪迹天涯。不再讨好谁,也不再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人、无聊的事上,他过极简的生活。

    黄公望学画画,想到了就立马去学。

    他来到大画家王蒙那里,王蒙是大画家赵孟頫的外甥,弃官隐居于浙江余杭的黄鹤山。王蒙一看黄公望都年过半百了。

    就摆手说:你都五十了,还学什么呢?太晚了,回去吧!

    黄公望并不在意,闷头就学,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之后的29年里,黄公望走遍山川,游历大江,走哪看哪,极度专注,没有人知道他去过哪里,好像他的行踪是一个永恒的谜。

    但是只要他安静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是和他无关的。

    终于在他79岁的时候,游历到了浙江富阳,终日里在富春江看山看水,悠闲自在。

    《富春山居图》的流传历史

    01

    那是一个秋天,落叶缤纷。黄公望和师弟无用,从松江游历到浙江富阳。

    79岁的黄公望在富阳住下,每天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到富春江边看山看水。

    一天中午,黄公望来到城东面的鹳山矶头,坐在富春江边的礁石上,拿出纸笔,对着江岸开始作画。突然背后有人一把将他推入江中。

    推他的人是黄公望以前的上司张闾的外甥汪其达。当年黄公望在监狱里供出了张闾的罪行,汪其达怀恨在心,这恨一装心里便是30年。查到黄公望的行踪后,就偷偷下了毒手,要致黄公望于死地。

    黄公望掉进江里,差点没命,这时正好有一个樵夫路过,扔了担子跳入江中,把黄公望救了起来。

    樵夫古道热肠,跟他说:既然有人要害你,你这么大年龄了,又不能自保,我家住在江边的山上,你住我家吧。

    黄公望步履蹒跚,跟着樵夫来到一个叫庙山坞的山沟里。举目四望,此处山峦起伏,林木葱笼,江水如练。整个富春江尽收眼底,景致奇美!

    02

    黄公望就此住下,一住就是四年。这四年里,天一亮,黄公望就戴着竹笠,穿着芒鞋出门,沿江走数十里,风雨无阻。 

    遇到好景就停下来画,心随念走,身随缘走,在他删繁就简的人生里,所到之处皆为风景。

    除了画画,黄公望常常接济村里人。

    有一次,他拿出一幅画,落款“大痴道人”,让樵夫带到城里去卖,并嘱咐:没有十两银子不要出手。 

    樵夫一听,这张皱巴巴的纸要卖十两银子,觉得这老人准是想钱想疯了。当他来到集市,铺开那张纸。立马有买家过来,掏出十两银子,买了就走。

    樵夫很吃惊,自己就是砍一年的柴,也挣不到十两银子啊。

    这以后,黄公望每两三个月就让樵夫去卖一幅,卖画所得全部接济村民。这个村被黄公望的画生生包养成了小康之村。

    03

    黄公望80岁那年,开始正式画《富春山居图》。他要在这副画中讲述一条河流的一生,他要在这幅画中,讲述时代和人类的悲喜。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用了四年,和河流真正的对话。对话中,可以说富春江读懂了黄公望,黄公望也读懂了富春江。

    04

    四年之后,黄公望84岁,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在这幅画里,黄公望仿佛听到河流喜悦的声音。也听到了河流哭泣的声音,听到自己科考时的得意,也同样听到了他46岁时坐牢的痛苦。

    答题时间:

    画中,黄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仔细找找《富春山居图》中一共有几个人 ?

    画里有8个人,一般的人只能找到5个。在黄公望看来,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别人看到,领悟与回顾,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公望是幸福的,在这副“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画里,他找到了整个世界。

    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听别人说自己年龄大了,无法前行。

    其实真正牵绊自己前行的原因不是年龄大了,而是懒惰和怀疑。真正要出发的人,随时出发,便会海阔天空。

    作家三毛说:“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你一直在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做你想做的事,然后又一直在犹豫中虚度时光。

    想想八十岁的我们在做什么呢?想想八十岁你希望在做什么呢?想想那时的你是否会有很多的遗憾?

    还有没有勇气为自己准备新的追求,还有没有勇气做选择,还能不能真的坚持做一件“不死不休”的事儿?

    人生从来没有迟到,任何时候的出发,都可以使下一秒的人生更美好。

    05

    当黄公望将《富川山居图》画完,他长舒一口气,重重将笔扔入江中,长吁这一生,我完成了。

    黄公望不发一言,悄然在画卷题字,举手将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图》,赠予无用师弟。 

    四年的呕心沥血,黄公望毫不在意,与其获取浮名,不如一场君子之交。

    与现在的人相比,黄公望才是真的洒脱,也是真的旷达,他像是一个种花的人,种下、施肥、然后用数年之久等待花开,花开一瞬,他却将花摘下,举手赠予他人。 

    一年后,黄公望长笑而逝。至今依然可以想到,663年前,一位元朝的老人离世,在离世时,脸上一定无比安详,面带微笑。

    他的一生毫无遗憾地走了!

    06

    黄公望离世之后,这副画的经历更加离奇。 明朝的某年某月,这幅画到了江南四大才子沈周手里,沈周视为珍宝,可在一个深夜,画作竟不翼而飞,然后就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 

     明末年间,这幅画传到了著名的收藏家吴洪裕手上,他把这副画看得比命还重。去世前,跟家里人说了句: 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

    家人看着吴洪裕死前最后一口气都咽不下去,只好当他的面开始烧这幅叫《富春山居图》的画,幸好侄子吴静庵赶到,一把将画从火盆里夺出。

    但已经被烧成了两截。

    前卷 31.8 cm x 51.5 cm,收藏于浙江博物馆,拼出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称为《富春山居图.剩山卷》 后卷 33cm x 639.9 cm,收藏于台北博物馆,是整幅画的主体,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2011年6月1日,距离吴洪裕烧画那一年,整整过去了361年。

    《富春山居图》的两截,《无用师卷》和《剩山图》才在分别之后,正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重新遇见。两岸的文化人说这叫:

    “山水合璧”!

    这一切,就像一个人的命运,生死别离,天涯断肠。

    画外音:乾隆与《富春山居图》

    经过国家宝藏的普及,大家都知道乾隆随意敲章,题字的好习惯  此画也难逃被敲的命运。

    每次下江南的乾隆,但凡看到画里的景色美,便难以自持,题诗敲章,不亦乐乎。

    上天也有惜物之心,这幅被敲满了章的山居图,是明代的文人临摹的赝品,伪了相关的题跋以求逼真

    这幅赝品现收藏于故宫,称为《子明卷》。

    故事到此讲完了,讲故事的人最有心,听故事的人总动情。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其实答案就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里。

    今天我们学习黄公望,是学习选择。

    生活有两条路,一条是社会要求我们走的,一条是我们自己想走的,你只有坚定内心的选择,并奔赴向前,才能活出真正的那个自己。

    今天我们学习黄公望,是学习等待。

    在匆忙的生活中,试着放缓自己的脚步,让等待变成一种心态,一种态度,只有坦荡如水时,你才能看到最美的东西。

    今天我们学习黄公望,是学习洒脱。

    让自己洒脱地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只有这样,你的生命走出去时才不会慌张。

    今天我们学习黄公望,是学习寻觅。

    若你还算年轻,你还敢不敢沸腾一下血液,绑紧鞋带重新上路,敢不敢勇敢一点儿面对自己,去寻觅那些能让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

    然后,此生无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画中之兰亭 | 四年初成,画尽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eq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