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再无能却贡献了“扶不起的阿斗”这句名言,国足贡献了什么?
我没有嘲讽国足的意思。我非常热爱足球运动,每当国足出征,我都会为之摇旗呐喊。它尽管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我依然不改初衷。因为足球运动就是悬念迭起,就是扣人心弦,一传一射都显得魅力无穷。
遗憾的是国足带给我们的总是伤心和痛苦,因而总遭到吐槽。著名的有小品演员说它最让人闹心,相声演员说它最大的优点是“服输”。平时,人们拿它来调侃的就更多了,国足已然成了破鼓乱人锤的对象!最近国足又被议论一番,原因是美团CEO王兴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些言论,直指国足行业标准过低,名为专业球员却跑不过清华普通生!不过他的不专业的评价却遭到了足球圈里的运动员及专业人士的猛批。从专业角度讲,王兴说话有漏洞,应该批评。但另一位人士评价国足的讲话,就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北大教授王东也加入了这场评论当中,他对国足的评价更加犀利:“讲到国足,你讲贡献,说实话,你就是回回拿世界杯,你们的贡献也比不上北大和清华,比不上其中任何一个学校的任何一个系,当然文科系的贡献没那么大。”他更深刻指出:“可你们连泰国都踢不过,还拿那么多的工资,你们的贡献是负数啊,大负数啊。”这些话听起来确实刺耳,但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的心声?王教授的话尽管同样遭到专业人士的批评,但事实胜于雄辩,他说的有错误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球迷,我也真不希望这些声音出现,但嘴长在人家身上能管得了吗?谁让我们拿着高工资不出成绩的?国外的破窗理论,用在你们身上我看非常合适,谁都想踩你一脚!为什么没有人吐槽中国女排?我承认说难听话的人里面肯定有心术不正的人,他们落井下石,见不得别人的好,但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心地善良的,出发点还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作为足球人你们不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曾经,我们几个好事的人也在一起议论国足,分析它成绩为什么提高不上去?大家想不明白,为什么人家乒乓球、跳水、羽毛球等项目成绩都非常好呢?突然有个朋友说:一个人一条龙,十(十一)个人一条虫!我不能全部认同这个观点,但肯定也有不团结的因素。君不见有人在俱乐部卖力踢,到了国家队就不会踢球了吗?能说没有自己的小九九吗?背后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足球最大的败笔就是搞“金元足球”!在一个还有六亿人口月收入还不到一千元的国度里,国足运动员的年薪竟高达上千万元!这个收入与其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是极不匹配的。你让那些为国奉献的边防将士、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辛勤耕耘的老师,特别是为国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情何以堪?你们的职业就那么金贵吗?这个国家离了你们就不能转了吗?肯定不是!你们的存在就是百姓的痛!哪里还有乐?
也许有人说,国际上大牌球星工资都很高,中国也要与国际接轨,现在是市场化,球员工资是老板发的,跟国家没有关系。真是这样吗?NO!我认为在文体领域就不应该市场化!现在高中以下老师都不让课外兼职了,为什么?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如果在这个领域充满了铜臭味,我们的孩子还有未来吗?有人说不让补课一定好了辅导班,我说微观上是这样的,但宏观上一定是国家、人民得利,一定是老师和学生得智。国家做出这个决定一定有深远的考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不能得了小便宜却吃了大亏。有人眼红辅导班火爆,在我看来,这正是教育的悲哀,正规军打不过杂牌军,这不是教育的失败吗?回到八十年代,那时候没有辅导班为什么教学成绩还那么好?这不值得反思吗?军队要吃皇粮,老师更要吃皇粮,不然国家有一天一定会吃大亏!体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万万不可全部放开,一部分放开对另一部分从事相同职业的人是极大不公!希望有关部门给予重视。
我看了部分足球专业人士对北大教授的评价,主要讲,体育跟教育没有可比性。我认为这些都是托词,如果不跟教育比,那你跟相同人种的日本、韩国比总可以吧?他们有你们工资高吗?没有,但人家的成绩为什么就比你好呢?不惭愧吗?人家想办法出国留洋,我们又有几个出去学习的?不过,想一想也是,让我恐怕也不愿出去学习了,出去工资低,水平人家还不一定认可,能不能踢上球还是个问题。比一比,还是国内好啊!有无成绩,高工资照样拿着,世界上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阿斗的另一个伟大贡献:“乐不思蜀”!国足活得那么滋润,这叫“乐不思洋”啊!
我们的国足水平什么时候才能提高啊!金元足球是时候该放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