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娱乐圈
看完电影就一定要写影评吗?

看完电影就一定要写影评吗?

作者: 在下王焱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09:51 被阅读64次
最近迷上了印度电影

01

帮朋友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西虹市首富》的电影链接,随之而来的就是几条评论。

怎么说呢?

不是很开心,因为评论中有个别人强迫我写观后感,也就是所谓的影评。

可是,对于电影我都没什么触动,我写那门子影评?

观影后我想静静,行不行?

我保持沉默,可以吗?

我不发表意见,犯法吗?

还有说我对不起这么好的一部电影的那位,您是不是过了?

那个规定看完电影就一定要写影评?你强加于我身上的这个“对不起电影“的罪名,又从何说起?

0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媒体平台掀起了一股写影评的风潮。

但凡有一部电影在某一时间火了,与之相应的就是一大波影评解读。

《战狼2》火了,就有一大帮人在网络上替电影歌功颂德,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跪舔吴京。

《前任3》火了,又有一大帮人跑出来忆往昔,怀念前任。放佛那些“曾经沧海难为水“”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古诗句都已经承载不下那旧日的深情厚谊了。

再后来的,或者现在的几部电影,《芳华》《妖猫传》《无问西东》《后来的我们》等等,火了也是一样。

各种解读影评铺天盖地而来,宛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总之就是说的有模有样,有鼻子有眼。不知道还以为那电影剧本就是写影评的某人创作的,怕观众在观影后看不懂人家在影片中要表达的深意,所以人家不辞辛苦的跑出来写长文解读一番。

有必要?

对于解读恰到好处,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影评,咱就不说什么了。可问题是有些人,你自己都没看懂什么意思,你在那瞎咧咧什么?你好意思写影评?要脸不?

03

既然问题是由影片引起的,那我也就舔着脸说说我对影片的拙见。

《西虹市首富》和《我不是药神》可以说是两部主题色调刚好相反的片子,对比来看,“阶级”成分,或者说“穷富差距”很明显。

《我不是药神》在“哭穷”。《西虹市首富》在“炫富”。

“哭穷”的通过影片告诉观众,穷人,底层劳苦大众生活的有多辛酸,多艰难,他们在自己穷思维的支配下,是如何花钱保命,又如何到最后,人死了,钱花完了,关键是病没治好。

问题抛出,很快就有了回应,很多人在“哀民生之多艰”,的同时,又趁机列举出有钱的好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这一类影评得出的结论就是:没事早点睡,有空多挣钱。

可我想问的是,那些饱受苦难煎熬的底层民众上哪多挣钱去?

抢银行吗?还是去迪拜做乞丐?

“炫富”的通过影片告诉观众,原来有钱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为什么痛苦?钱多的花不完啊,使劲败也败不光啊!你说气人不气人?

如果抛开主人公继承遗产的要求,单从花钱方面来谈的话,我们似乎不难理解,为什么王思聪能用五个亿打拼出十几个亿的资产,为什么王健林会说挣一个亿是小目标,为什么马云会说一夜之间挣几千万也是很痛苦的事。

因为有钱人的“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04

再从影片的故事结构来看,《西虹市首富》和《猛虫过江》的开场前奏有些类似。

影片的主人公,都是两个底层普通人。然后他们突然之间就成了孙子,有钱人的孙子。

巧的是这爷爷,不管是沈腾二爷,还是小沈阳他爷爷,竟然都是李立群饰演的,看得我差点以为“串台”了。

《猛虫过江》中,小沈阳继承遗产时有一个跟他一起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兄弟陪着他“风雨同舟”,就是潘斌龙演的那个得了内外混合痔,被医生们组团爆菊花的那位。

陪在小沈阳身边的那个女秘,结局也是和小沈阳玩起了“你侬我侬,忒煞多情”的感情戏。

《西虹市首富》中,沈腾继承遗产时,也有一位老铁陪着他。就是在足球赛场上说对方球员老婆演的狐狸精很精彩,一看就是本色出演,然后被人家一拳放倒在地的那哥们。

而负责沈腾账目的女会计,认清了男友伪装清高的面孔后,和沈腾玩起了感情重于金钱的戏码。

不同的是,影片在前奏结束后,都开启了自己的主题,步入正轨。

05

就《西虹市首富》而言,我个人觉得影片最后裸捐的那场戏挺好,讽刺韵味十足,现实韵味也十足。

人在没有财富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也不会有那么多计较算筹。可一旦拥有了财富,再让他放手时,似乎就远没那么容易了。

葛优葛大爷曾经在某部电影中演了一个角色,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我要是有一千万,就全部捐掉。

记者问他:那您要是有一辆车,您愿意捐掉吗?

葛优说:不愿意。

记者很纳闷,问他原因。

葛优说:因为我真的有一辆车。

前些年,成龙大哥一直在说自己死后要裸捐,可是在龙少爷房祖名吸毒被抓后,他又说自己不裸捐了。

这个跟电影中沈腾夫妇的对比很明显类似啊。

当然,我目前尚无子嗣,我也不清楚为人父母的心思,所以不做过多评论。

但是我相信,不管是影片中的沈腾夫妇,还是现实中的成龙大哥,他们在说自己裸捐时的那一刻,内心的裸捐想法肯定是认真的。如果没有了后来的算筹计较,裸捐还是很有可能的。

只是我们不是当事人,很难理解当事人的心思。

06

接下来的日子,可能还会有人,应该是肯定会有人,能解读出比我这精彩百倍的影评来,这一点我一直都坚信,所以写之前我也很纠结。

我到底该说点什么?我到底该写说点什么?

总之见仁见智了,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看法吗。

举个例子说吧,就好像有一次我说某人和韦小宝很像,我当时说的是他的多情和滥情方面,可对方却认为我在骂他,因为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韦小宝他妈是个妓女,韦小宝是婊子养的,所以他想当然的认为我在骂他是婊子养的。

这大概就是出发角度不同吧。而导致的结果必然也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07

说了这么多,反倒觉得自己还不如不说,因为我的解读也未见得正确,我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解读电影。

就算我不说,也会有人来说,来解读的。

就像成龙大哥说在他死后要公布娱乐圈的黑幕。他以为除了他大概没人敢摸这个老虎屁股,可事实是不用等他百年之后,崔永元就大胆站出来揭露了。

可问题是,有用吗?

民众总是健忘的。民众也是很喜欢八卦别人的,尤其是非议比自己过得好的人。

就好比国内但凡出一件影响不好的事情,立时就会有一个演员明星的丑闻被曝光,成功转移民众的视线。然后,道德的脸孔比比皆是,在别人的苦痛中,建立自己快乐的人,一抓一大把。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所说的那种“精神胜利法”的又一种变相体现。

事件过了热度期,再与民众利益相关的事情也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革命者在流血牺牲,民众在麻木不仁的当观众。

管他呢?

反正冯小刚们偷税漏税的再多,钱也不会进到自己的腰包。毒疫苗再伤天害理,只要没打进自家孩子的身体里,就万事大吉了。

至于其他的,看看热闹行了。

就好像我现在提到于欢这个名字,还有几个人会记得是怎么回事?

08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死了,可他笔下的那些麻木不仁的民众是永远不会死的。

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娱乐至死的年代,看个电影是享受,可是为什么要强迫我写影评?

写影评能实现中国梦?能解决国计民生?

我身边多的是开黑吃鸡停不下来的人,可我也没有强迫他们跟着我读《红楼梦》,写读后感呀。

人吗,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就行了呗,你老强迫别人干什么?

鲁迅都唤不醒的民众,你能唤醒?

我不行!

相关文章

  • 看完电影就一定要写影评吗?

    01 帮朋友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个《西虹市首富》的电影链接,随之而来的就是几条评论。 怎么说呢? 不是很开心,因为评论...

  •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上周我去看无问西东,在电影院哭成狗。走出电影院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一定要写一篇影评。 很多人看完这个电影之后说,感觉...

  • 为什么要写影评、书评?

    为什么要写影评、书评?我今天才知道原来豆瓣可以写影评,就是看完电影把你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瞬间有种这么多年的电影都白...

  • 2017,我的观影清单

    2017共看32部电影,计划要写的影评都在天上飘着,只有列出清单了: 1、《魔兽》——看时画面震撼,看完就忘的那种...

  • 你好,李焕英:她在电影里流的每一滴眼泪都是真情实感

    原来看完电影写的影评,我爸公司原来说去看可以报销电影票,但是要写观后感,就还多写了篇观后感。 看过一个感觉特别感动...

  • 影评‖这个杀手不太冷

    从今年开始我决定看完每本书要写书评,看完每部电影要写影评,一是留下曾带给我影响的痕迹,二是在这个书写过程中通过体会...

  • 关于

    关于本博客主要用于写电影影评以及观后感。 本月的计划是看完电影20部,书籍5本,每看完当天的任务量都需要写出500...

  • 爱是一切——《寻梦环游记》

    元旦观影,一直拖到现在才提笔,但是答应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比如看电影一定要写影评。不放弃每次动笔机会,继...

  • 江湖儿女

    贾导的电影上映之前,我就感觉看完一定有很多话想讲。但写影评这事太难了,1000字的影评我一般用2个字牛逼概括。 看...

  • 陆垚这个怂蛋陪伴了33年也无法告白

    看完电影《陆垚知马俐》就急不可耐去豆瓣看了影评,影评都是骂文章的。说导演借电影洗白,说剧情烂熟,槽点老套,整部电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电影就一定要写影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ip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