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改变社会的环境,教育的成功只能是短视和急功近利的。
全国贫苦地区有两所学校代表了一种模式:那就是黄冈中学和衡水中学。而另外一种模式是人大附中模式,这在全国的城市地区非常普遍。城市的精英不断地根据家庭地位和学习成绩,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始被筛选。在上海的总工会幼儿园、上海机关幼儿园,乌南幼儿园、宋庆龄幼儿园;上海的建襄小学、向阳小学、高安路小学;上海的各种民办初中,经过这一轮一轮的筛选,与衡水模式不同的是,家长们更看重的是孩子们不要学坏,不要与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在一起。到了高中,四大名校,终于逃离教育修成正果,能够进去的是积极的、听话的、没有坏习惯的和愿意学习的学生,逃离的结果是我们培养了一批标准化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逃离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是高收入人群和高社会地位人群的人才逃离。
而前几年网上流传的一张真实的图片:被广为传播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小女孩大学毕业了。这个感动了无数人为她们捐款的希望工程的小女孩,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逃离:逃离贫困地区,逃离家乡和农村,逃离贫困。她终于找到了如意的工作:金融白领。她年轻漂亮,富有现代气息,可以想象的将来是,她的孩子会出国留学,完成另外一次逃离。这是一个底层阶层人才的逃离。
这是否值得我们反思?如果每个被帮助的人都逃离家乡,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永远捐助的误区,因为地方政府得不到任何正面的反馈而更加放弃教育,教育不再是一种投资而只是负担的话,有谁还愿意投入呢?如果每一个拥有财富支配自由和备受尊重社会地位的人,最终都选择让自己的后代们离开我们的国家,那么,我们教育的未来到底会走向哪里?
所谓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正是国之大计,后继有人的切实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