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段子,虽然有点无脑,但还是想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括号里是我写的:
你不担当,父母就要替你扛(我觉得,当我们成年了,就应该承担起发扬家庭/照顾父母的责任。不是说人生的意义在此,而是个人选择吧,我比较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扬声名意即成为父母的骄傲,振兴家族,至少不给他们拖后腿,我老家村里有个男生,三十岁了,不上班挣钱天天在家玩游戏,他父母辛苦打工养着他,这样的人肯定也没女生愿意嫁,人生没指望了,说到底父母的教育一定是有问题的,他们不值得同情,可以说“自食恶果”。第二,给父母买东西、常联系关心陪伴、让他们安心不让他们操心、等他们年纪更大了能有时间悉心照顾)
你不努力,另一半就要更加努力(很多女孩子的生活挺安逸的,不需要买房买车,只要有一份轻松工作做做挣点钱,这比全职太太/天天逛街玩乐不愿意工作的女生好多啦,咱也不好苛责,是现在主流的女生类型吧。很多男生他们也喜欢这样的女孩子呀,女孩子结婚后更多精力确实是照顾家庭、门面担当、人情往来、柴米油盐。但我觉得这样的话,她的另一半会辛苦一点点(富二代除外),需要挣更多钱养家呀,一个家庭的支出是相对固定的,女孩子挣少了男孩子肯定要多挣,还房贷养老婆养孩子)
你不勤奋,孩子就要更加勤奋(首先声明我们的人生肯定不是为了孩子,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教育资源/生活水平而努力的。我觉得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更加努力,而不是努力为了孩子这个逻辑关系。我对孩子的最终盼望并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养老送终,我会未雨绸缪、尽量具备年老的时候照顾自己和另一半的能力,而孩子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发展自由翱翔。父母的教育真的很重要,我同意他追求所爱,不是要他不管不顾,肯定也是心里念着父母、晓得常回家看看的。言归正传,现在的中国社会马太效应明显、阶层固化严重,如果父母不努力,就没有资格要求孩子努力,因为父母在他们这边相比其他父母已经失去了很多年,此处说的是个人努力与不努力的差别、即人家努力你不努力、不是与其他家庭原有水平对比,这十年二十年是孩子十倍百倍努力都换不来的,所以孩子更加勤奋效果也不咋地,不勤奋自然更不咋地,结果就是一个家庭越来越难突破原有水平,甚至下降。)
每个时代都是有机会的,机会永远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19年12月27日,常和平被任命为南京市公安局局长,2020年2月,因防疫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提名为南京市副市长。怎么说呢?我们的命运首先肯定是与时代共沉浮、息息相关的,能不能在我们所处的大环境中实现自我(可以以各种方式啊,丰功伟绩、真才实学、利益勾稽、裙带联结等等啊),需要各种因素综合加成,但是我觉得个人态度是最重要的吧。永远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他就是比较佛系,没有什么追求和野心,那再怎么说也没用啊,正是因为有了理想/目标,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才会自我要求,想要具备与目标所匹配的能力、口才、情商、资源,并为之努力。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吸引的,所谓人脉,情义能有几分,说白了是你能提供的、别人能从你这儿换取的价值。
我尚未见过所有黑暗,我无法想象社会道德底线在哪儿,但我仍然相信世间美好,以善意待人,传递温暖与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