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感悟
要说从小学伊始到大学毕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大概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通俗的来讲就是官逼民反,在一直听话的过程中一直无法满足期望与要求,厌倦了君臣父子的这种病态。从那时候起,开始很多的不相信,文化,教育,以及文凭。中国人喜欢毫无意义的卷,仿佛比别人多努力一点就能多得一些,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催生了大多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及优秀的绵羊。
从能力或者文凭来看,中国人更加趋近于文凭,一部分是为了面子,在邻里之间吹嘘,好似现代版读书人的事叫盗而不叫偷,另一部分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别人像被挑白菜扔来拣去。做营销的人总会有一套,先给你制造各种各样的焦虑,然后宣称自己有灵丹妙药。从当今互联网的招聘状态来看,颇有捡芝麻丢西瓜的意味。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所谓的快乐式教育已经荡然无存,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能一个快乐的童年,而另一方自己有深陷漩涡,希望下一代续写昨日的故事。所以,这样的单纯,善良最后就都变成了无知与不作为的残害。甚至不知道我们为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喜欢看武侠,风清扬说最厉害的招式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阴谋陷阱。这句话在这里也同样适用现在的教育,资源在少数人手中,算是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境况。暂且不论这样的教育弊端如何,但在传统儒家的观念里的尊师重道仍然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却不会有对于道德的一些标准。于是我们常常在讲,是招一个道德好但是能力一般的人还是没什么道德但是专业能力很强的人?大概是从陈平开始,从举孝廉到任人唯能,所以汉王灭楚,魏武伐仲。宋襄兵败,任侠多累。
古代的功名利禄,是和科举考试有很大关系的。至于后人妄论八股骈文,却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又有一群人,不管心里怎么想,但是做给别人看的总要符合这个身份和当时的规则。从这点看来,现在的人没有气节,也可以称的上是某种程度的投机分子。假意逢迎不合理的制度并且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劳心费力,这样的人多了,就会对这样的环境起到了正反馈的作用,从人性来讲,不反对等于隐式认同。这其实和抗战时的汉奸特务无疑,他们也只是在居无定所中安身立命,尽管这会奴役和残害自己的同胞。但,对于国素质而言,从某种程度来讲, 冷漠遗忘不作为,却更胜于杀人分尸,路边人的健康温饱甚至生死,依旧不会被关心。偏偏很大一部分人又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讲述这些话。唯一不同的一点是,现在人不必被钉在耻辱柱上,因为残害杀人的定义,是由律法来决定的。
文人的圈子中从来不缺乏批判,但单多半只是自娱而已,伴随的还有求而不得。只有身居高位才能付诸忧国忧民,血染疆场才能保家卫国。而治国之策能否施展,自然有历史为证:贾生才调,武侯余生,东坡鹰犬,放翁镜湖,嵇康放荡,阮籍穷哭,守仁流放,嗣同快哉。
回到现在。纵有诸多不适,但总归会隐忍着走完这一程,随之而来的是被贴上言简意赅的标签,然后用机械化的方式来查询SQL。似乎现在的一切都能用古代文字来解决,“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安求其能千里”。教育可以做什么,历史可以带来什么,似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伸出大气层,蒙在了太阳之上。我们可以不关心国际形势,因为这是政治家的事情,当然也可以不关心战争,按照俄乌的节奏,世界大战是早晚的事,那其实科技也不必关心,程序员成了码农,人机融合遥遥无期。
小人物又能做些什么呢?余华笔下的福贵是凄惨的,莫言总是在讲述村野往事,韩寒的天才少年在夕阳下凌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时常想起屈原的渔夫,苏轼的洗儿,陆游的咏梅,以及闻一多的暗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