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产权制度”与“工匠精神”的回归。

浅谈“产权制度”与“工匠精神”的回归。

作者: 燕翩纤 | 来源:发表于2017-09-13 14:30 被阅读0次

    周六假日,与同事Z先生相约一起去香港购物。

    因为是两个大男人,购物就是购物,我和他一到香港就直奔某商场,三下五除二就将置办的东西一气买完,之后有些无所事事,闲逛了两圈至午饭时间,又摸索着进到了一家美食城。

    不同于内地美食城的成片面积和富丽堂皇。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巴掌大的地方都会被充分利用,所谓 “美食城” ,也不过是八九家“挤”在商场一层的小餐馆。地方吃紧却也齐整排开,空间利用错落有致。

    仔细端详每一家小餐馆,鄙人发现,他们的招牌均不约而同地冠以“XX记餐点”、“XX 记烧腊”、“XX记烧鹅 ” 的老字号抬头。“XX记”便是创始人的姓氏,昭示着这是一家代传的门族生意,有的还备注 “始于19xx年”的落款,大方示人;在一家餐厅正门,鄙人还看到了一尊高挂的创始人画像,图中的长者慈眉善目、笑脸迎人。

    虽然每家店面都不大,但正值用餐高峰,里里外外还是坐满了食客,掌勺的厨师多是四五十岁的男士,衣冠整肃、神情严谨,切肉、调汁、熬汤、配菜等一些列动作连贯呵成、用心用力,娴熟而一丝不苟。

    我和Z君一人点了一份“成记”的招牌牛腩饭,服务生礼貌热情,分分钟便将食物送至面前。这一家的牛腩肉爽口劲道,米饭嚼起来也细软绵柔,格外甘香;不同于内地类似套餐 “新鲜出炉” 时的 “热气腾腾”,“成记”的牛腩饭温度适宜,不论是米饭还是肉菜均可入口即食,而不必守着烫口的饭菜待冷却,更免去了掂起勺子翻来搅去的尴尬。

    也许是饿了,也许就是“吃货”的本性使然,我与Z君狼吞虎咽,很快便将到手的美味“消灭”殆尽。吃罢,我与Z君仰座吃茶,回味隽永。一顿饭下来,除了美食,更令我等赏心悦目的,却是一种久挥不去的的“香港味道”。

    无独有偶,晚上回到住处看电脑,无意中点开了一部名为《寿司之神》的日本纪录片,影片描述了日本厨师 “小野二郎”的寿司店,尽述了主人公小野先生一行人无与伦比的职业精神,平凡之中不平凡。

    或许,对香港美食的精彩回忆,亦可在这部《寿司之神》的纪录片中找到共鸣,即一种对工作、对事业之“工匠精神” 的极致追求。

    这部《寿司之神》的影片近年很火,片中隐射的“工匠精神” 也经常被国人提及。国人由此被经常告诫:我们与日韩、台湾,香港等地诸多所谓“做人做事”的差距,首先便来源于国人态度的不专,即我们缺乏始终如一的“工匠精神”。

    并且更恶劣的,在中国很多领域,所谓“精神”根本就是奢谈,尤其在餐饮业,“宰客”、“纠纷”,“跑路”、“缺斤短两”、“食品安全” 等问题早已见怪不怪,国人除了气,就是骂,“工匠精神” 缺的可不是一两半两,而是百吨千吨。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此观点亦深表赞成并感同身受。

    然而,就是在那一天的《寿司之神》观赏中,通过片中的主人公的口说亲述,结合日本经济特点,鄙人不经发现了更多值得一提的细节:

    《寿司之神》里小野老先生的寿司店是自己的店,即他拥有该饭店的全部产权;

    小野先生的儿子也参与经营,并且是该饭店毋庸置疑的产权继承人,小野先生百年之后,其子将子承父业,保持永续经营;

    只要小野家族愿意,并经营有序,就可以做到百年老店;

    比照起同一天的香港美食之旅,我断定香港的“XX记”饭店也同样符合上述条件。否则他们也不会轻易悬挂创始人的画像,并不遗余力地展示“始于19xx年”的广告语的。

    所以,他们都是产权清晰的“百年老店”。

    我们中国人到底却不缺乏“工匠精神”? 我不好说,只是忽然想起了几年前的另一个新闻:

    多年前,许多满怀理想主义的文艺女青年,背着挎包来到丽江,以20年租金的合约,租下当地的农家屋,投资100多万,自行设计、装修、工艺美化、增盖新房……开起了客栈,悉心经营起自己的小业,也经营着自己心中的生活方式。

    她们认认真真经营,不乏一点一滴的心血,不乏所谓的“工匠精神”,终于,品牌效果渐出,很多游客趋之若慕,渐渐门庭热闹。

    只是,人气回来了,房东也回来了。

    毁约!

    媒体调查发现,在丽江古城,房东毁约普遍,投资、隐居的承租户或逃离或反抗。而为逼走承租户,剪电线、恐吓客人,甚至泼粪……各类强行涨租手段层出不穷。

    媒体称:房东单方面毁约事件在丽江越演越烈。古城房东违约率可能超过80%。

    可见,在不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劳作经营,户主说赶就赶,说抢就抢,即使有心做到了“工匠精神”,依然还是没什么卵用。

    孟子曰,无恒产者无恒心——放在这里,就是表明:“没有产权,就不敢做百年老店”。

    是的,注意这里的措辞,不是“不会”,也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不敢做百年老店,就只能短期经营。经营者行为越是短期,就越是不规范,宰客力度就越大,想想这几年报道的“青岛大虾”、“哈尔滨野生鱼”,和一到旅游旺季就屡见不鲜的消费纠纷。

    因为这些小饭店、小旅店的经营者心里很清楚:地方不是自己的,口不口碑的无所谓,为他人(房产主)做嫁衣裳,绝非理性选择。

    产权经济学告诉我们,做为产权的所有者,哪怕这个人人品再低劣,他也会象爱护眼珠一样,保护这项财产。相反,如果产权不归属于当事人,哪怕他道德再高尚,他也会短期经营,恶意操盘。

    对于拥有自己全部产权的“寿司之神”小野老人,和香港美食城里众多的"XX记"企业主来说,“百年老店”、“工匠口碑”是最符合他们根本利益的,所以才能如此经营。

    而对于产权虚空、有名无实的小老板来说,越是维护客户,悉心经营,可能越是伤害自己。相反,短期经营恶意操盘,能捞一票算一票,看似不理性,但却有着一定的“经营逻辑”。而客户除了感叹诚信不复,世风日下,却无可奈何。

    良性的产权制度,能够让经营者主动积极的维护客户利益,因为客户利益与他同体化,损害客户,就意味着损害自己。劣质的产权制度,让经营者的利益,与客户利益形成对冲,越是维护客户利益,对自身的利益伤害就越大。

    说到这里,鄙人感叹:要想让国人彻底获得安全感与幸福感,终互害模式,就必须首先疏理对冲的产权,做到“让耕者有其田,经营者有其屋,有恒产者有恒心,有恒心者立恒业。”才能确保经营者与客户的利益同体化,从而相互保护,唤醒“工匠精神”的回归。

    但愿以后足不出境,也能吃到一碗地道的“牛腩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产权制度”与“工匠精神”的回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ok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