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央行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又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相信很多人对于央行的货币疏导不明白,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在金融领域,我们常称中国人民银行即央行为“央妈”。
为什么这么称呢?因为她生产“奶水”(印钞),控制着“奶水”的总阀门。
不管你在哪个行业,什么位置,都是央妈的“孩子”,只有她的“奶水”才能让你活下去。
一旦央行对你断奶,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应该很明白。
只不过,央妈只有一个,市场的孩子众多。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光企业就上千万,加上个体户已经上亿了,还不包括个人。
一、央妈不好当 也会被孩子带偏
原则上,央妈对于她所有的孩子应该是一视同仁,雨露均沾。
实际经济过程中,往往有时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没有怎么表现的孩子就在无形当中被忽略了。
就以过去十多年来说吧,由于各种原因,金融、房地产这两大孩子受到央妈的照顾最大,吃了过度的“奶水”,以至于过度肥胖。
而其他孩子,比如制造业,却饿一餐,饱一餐,面黄肌瘦,过度虚弱。
很显然,央妈的奶水并没有普惠所有的孩子,反而被金融、房地产这两个孩子带偏了。
金融、房地产这两大熊孩子过于肥胖,其他孩子却往往填不饱肚子,“奶水”配置失衡、扭曲,引发其他孩子的强烈不满,制造业孩子过度虚弱,经济空心化凸显,显然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央妈需要纠偏
面对新的经济发展的形势,央妈醒悟过来了,要做些调整。

现在央妈想把“奶水”更均衡的分给市场里面的孩子,让真正需要“奶水”的孩子能够吃饱。
这种均衡分“奶水”并真正落地,就是央行要进行的所谓货币疏导。
只有进行货币疏导,才能打通“奶水”分发管道,不会被其他熊孩子私下截流或者过度流向其他孩子。
由于孩子太多,层次不少,央妈要想把“奶水”均衡、顺利的分发出去,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大家不要小看了。
三、央妈分“奶”过程
具体央行是怎样进行“奶水”的分发,让“奶水”流到真正需要的孩子嘴里呢?
一般来说,央妈生产“奶水”,把这些“奶水”分发给各个银行,银行就可以把这些“奶水”贷给个人或者企业。
然后央妈会说,金融、房地产两个熊孩子之前吃的过多,后面不要给这么多“奶水”,要压压。
央妈发话了,银行作为孩子不敢不听,自然就会减少对于金融、房地产这两个熊孩子的“奶水”供给。
由于银行这个熊孩子还吸收个人、企业的多余或者暂时不用的“奶水”,吸收了之后,不能把这些“奶水”都贷给其他孩子,需要上交一部分给央妈,也就是存款准备金。
央妈又从市场回收了一部分“奶水”。
央妈分发“奶水”,金融机构帮助央妈分发,也帮助央妈回收,构成了一个“奶水”流通循环。
同时,银行可以贷给个人与企业“奶水”,企业与个人又可以贷给其他个人与企业。
于是,我们看到银行贷100块“奶水”给A,A自己用了20块,又贷款80给B,B用了20块又贷款60给C,这样一路贷款下去,我们看到银行贷出的100块“奶水”,被市场当成200、300块“奶水”的作用在流通。
于是,原始央妈给银行的是基础“奶水”,后面市场流通类似于200、300块“奶水”,这种“奶水”作用在市场翻倍了,就叫货币扩张。
而具体增多的倍数就是乘数,两个合起来就是货币扩张乘数。
货币扩张乘数的存在,使得央妈对于“奶水”控制以及分发的难度就加大了。

毕竟“奶水”分发总量不好确定,市场孩子众多,各个层次的分数量也不好确定,货币乘数作用下“奶水”的影响也不好确定。
这些就要靠央妈进行摸索。
四、央妈“奶水”分发的工具
在世界各国央妈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当中,对于控制基础“奶水”的阀门,央妈已经摸索并积累了一些可以操作的工具。
最基础的工具就是升息与降息。一般央妈观察市场“奶水”基础数量是否合适,可以通过市场利息来观察。
市场利息高,说明“奶水”紧俏,否则就宽松。而央妈可以通过升息或者降息来加剧或者缓和这一状况。
毕竟央妈降息,就会鼓励银行从央妈拿“奶水”,增加市场基础“奶水”。
而升息,鼓励银行把“奶水”还给央妈,减少市场基础“奶水”。
由于央妈还拿着银行上交的存款准备金,可以不需要降息或者升息来进行,可以通过降准或者升准调节基础“奶水”的总量。
相对而言,降息或者升息的影响太大,而降准或者增准会影响小一些。
除了这些最基础的工具,央妈还可以操作各种酸辣粉(SLF)、麻辣粉(MLF)和麻辣藕(MLO)。
所谓SLF 全称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也就是央妈可以给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提供一定“奶水”,时间为1到3个月。
MLF,全称中期借贷便利 (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 ) ,跟常设借贷便利一样,也是央妈给这些机构提供“奶水”,时间为3个月,之后还可以把时间延长。
麻辣藕(MLO),也就是超短期的逆回购,以 7 天期以内为主。央妈主动到市场买证券,把“奶水”发出去,只不过这个行动的时间很短。
你看,各种工具代表的央妈分发的基础“奶水”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些工具,央妈控制“奶水”总阀门就很方便了。
除了这些,央妈还可以进行比较精准的“奶水”分发。
比如,定向降准,央妈觉得制造业给的“奶水”太少,可以专门为制造业降低存款准备金,让这些“奶水”精准流向制造业。
当然,央妈还可以不通过金融机构,直接自己上阵,在市场进行操作。
一般,我们把央妈大规模的向市场买证券,分发“奶水”,这就是逆回购。
把央妈大规模向市场卖出证券,收回“奶水”叫正回购。

目前根据央妈的说法,除了上面这些,自己工具箱里面的工具还很多,有一些工具还没有用上,甚至不排除央妈直接开发一个“麻辣烫”的新工具。
五、央妈“奶水”分发的渠道控制
然而,央妈控制基础“奶水”数量,这还是分发“奶水”的第一步。
后面还要看看这些“奶水”能否真正落地,这就涉及到渠道的问题了。
而这些“奶水”分发的渠道,除了很少的时候央妈自己上阵之外,主要还是靠市场各类熊孩子。
而市场的各类熊孩子,面对央妈,他们是有自己的考虑或者说自己的利益的,是否真正配合就很难说了。
我们以过去十年来说,以银行为例,从央妈手上拿下来“奶水”,央妈说少给房地产熊孩子“奶水”。
银行口头应着,回去一看,把“奶水”给房地产这个熊孩子自己借贷安全,获得的利益更多,为什么不贷呢?
于是,银行熊孩子配合房地产熊孩子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过去十年,不仅仅银行,包括保险、基金、券商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这样做,从而造成了央妈分发的“奶水”渠道被扭曲了,最终误导了央妈。
对于这些熊孩子,央妈要想约束他们,确保渠道不扭曲,“奶水”顺利分发下去,一个靠口头指导(找银行主管喝喝茶),二个靠条文约束(发公文定规则),三个就是加大监督处罚。
比如,去年与今年,一些银行违规放贷,就被专门监管银行的银保监会处罚了。
后来央妈一看,尽管有各种规范甚至处罚,但是下面这些熊孩子还是有阳奉阴违,不少熊孩子虚胖的厉害,就直接大幅度减少“奶水”供应,让市场“奶水”紧缺。
这种做法也就是要紧缩,去杠杆,迫使金融机构手上没有宽裕“奶水”胡作非为,迫使虚胖的熊孩子减肥。
只不过,这种去杠杆,紧缩“奶水”让金融、房地产虚胖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比如,鼓励大家先挣一个亿的王首富就被迫卖资产,消肿了。
然而,中小企业获得“奶水”难度很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在紧缩当中加剧了。
原因在于金融机构这些熊孩子还是不愿意把“奶水”贷给这些喊渴的熊孩子,担心这些“奶水”变成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央妈“奶水”分发还是受阻,怎么办?

于是,应央妈的需求政府就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融资担保公司就对金融机构说,赶紧给中小企业“奶水”,要是这个“奶水”回不来,我赔给你。这当然也就解决了一定的问题。
问题是需要“奶水”的中小企业那么多,融资担保也担保不过来,毕竟融资担保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怎么办?央妈还得想办法。
具体再如何去更加均衡、精准的去分发“奶水”呢?
其实央妈还是得在控制“奶水”总阀门,约束监管分发渠道上下功夫,具体就是要把这个过程做细,做实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
说到底就要央妈开动脑筋,运用开发更多的工具分发“奶水”,跟市场熊孩子斗智斗勇控制分发渠道,确保“奶水”真正流向需要的地方。
显然,这肯定不容易,对于央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只不过,有挑战的事情才有成功,才能体现央妈的价值。
六、央妈“奶水”分发对于市场的影响
由于央妈生产“奶水”,控制着“奶水”总量的阀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奶水”的流向。
那么,央妈照顾哪个孩子,哪个孩子的日子就会好过。
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央妈要是大量投放“奶水”,疏导“奶水”落地,金融市场的熊孩子就会特别高兴,金融资产就会明显上涨。
反之,金融市场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因此,在金融市场,关注央妈的“奶水”分发以及货币疏导成为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
大家在日后的理财生活当中,也要多关注一下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