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文学评论:平静与坚实 强劲和富足

文学评论:平静与坚实 强劲和富足

作者: 韩磊驭笔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10:54 被阅读59次

平静与坚实 强劲和富足

——阅读胡中华《秋韵赋》有感

文:韩磊

几个月前,我在长安陕师大图书馆写稿子,来了一位朋友。他坐到我对面,双目炯炯地逼视良久,说道:“怎么不早把《秋韵赋》这本书借给我看呢?胡老师的文章写的真好。你藏了多少好书啊?韩主编。”我笑着摇了摇头,心想,藏了多少好书呢?我没有确切答案。

看得出,朋友对我的反应有点失望,随即满脸冷漠。不多时,我们走出图书馆,李玉问我,“你读完胡中华的作品有什么看法?”我说,胡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文学图式。反问,什么文学图式?我说,“他的作品有价值,有道德复活。有表现力、可以感染人。看了还想看。”

这个周日,我在红庙村,二爷韩读清跟我聊到了一些工作、生活上的事。我提到了胡中华老师。他纠正,“怎么能叫他老师呢?他以前当过校长,主任,你应该叫他胡主任或者胡爷爷。”是的,应该叫他胡爷爷。这是最好的尊敬,最好的称谓。此夜无眠,就写一篇对胡中华作品的读后感,简谈自己对他作品的认识,一些肯定及否定态度。

初读胡爷爷的文章,是自《停水》开始的。他说,“停电了,有蜡烛,煤气,还可以生活;停水了,住在楼房里的人,简直没有了办法。好在县委院内有一口井,前几年压水机是好的,抽水机电也是通的,这几年自来水正常了,平时也没谁在意,这会儿只有‘望水兴叹’了。”这段状物、画心、叙事,尤为朴实。他清淡、简练的文笔,继续表达到“记得在农村生活的时候,每一家都有每家的困难,免不了今天向你家借斧头,明天向他家借手锯,甚至要借火柴生火,借煤油点灯,借油盐做饭……停水唤醒了我对乡情的回忆,也唤醒了沉睡在我梦中的乡邻友情。”我所阅读到是他的文字有灵性并且饱满,他的文字会跳跃起来,让人有了陌生的熟悉感,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感。

其后,再拜读他的散文集《秋韵赋》,自感觉胡中华的散文游刃有余极为得心应手的地抛开了叙事写作的基本程式,自由地制造出了独特的散文图式。他可以用俭省的笔墨描摹了复杂的事物,在状物、写景、写人与能恰到好处的融入作者独到的艺术感悟、情感温度。其真知灼见是上帝的礼物,是天气干燥时节的雨滴,给人心理充分安顿。

胡中华的书写是在日常生活细腻的描摹展示中,“叙”中说事,以“事”延伸,熔接,不动声色地逼近并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生活的原本面目。生活就是那样啊。有琐碎,平凡,有感慨,悔恨,慰藉,省悟与经历。阅读胡中华必须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学习的心、包容的并且强大的心。不要拿自己和他比,他是天才,你是人海中人才。

要优雅的品读,要看着文字,想着故事,了解、领悟他的温度。我认为,写作是一种心灵的外射。怎么想怎么说,怎么表达,怎么通过“个人化”的符码而表达了更有意义、有内涵、有价值。胡中华在烙上作家个人印记的体验、经历修辞、结构、语体在作品中处理的很到位。他的写作是强劲和富足。他的书写有自我开掘的深度,是成熟的,是诚实地、真切地抒发情感,表现了作者生命中一些特别的东西。

这个特别的东西是情与思,再延伸到“立心”。这个情能深入体会,是深挚的爱,以及透过了事件里的理解与认识。引发人们的思索,参考,并且触及灵魂、沉淀思想,转化为价值、运用。这个思具有哲思性的意义,具有迷人的味道、神韵。可以给人清醒意识。稍稍一念想,便可以记住事件中最本真的东西,亦或最真实的美、善良或丑。

杨逵说“人民的作家应该是人民的一员,要靠自己的血汗和人民生活在一起”,“要坚定这个立场,坚定才有这样的生活态度,才能够认识人民的生活感情思想动向,有这确切的认识也才能够把人民的生活感情思想动向真真实实地表现出来”(转引自吕正惠、赵遐秋主编:《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150页。)文坛诸公有不少作品大致是从历史角度写,从道德角度两方面来写。普遍在描写历史、生活的变化上,缺乏的是价值定力,欠缺的是我上文提到的情与思,导致其作品没有精神气魄。“在思想上反传统,在文学上写自然实事,背后的哲学,其实就是相信变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常道需要守护。把常道打掉的代价,就是生命进入了一个大迷茫时期,文学也没有了价值定力,随波逐流,表面热闹,背后是一片空无。”他们的写作虽然在表达实事,但是没有“立心”,没有“温暖”。

胡中华“受过苦,饿过肚子,经历过创伤。人生的15年他都在商南县委办度过,从秘书到副主任、总支书记,先后为四任书记、20多位领导服务,与60多位同志合作,患难与共,甘苦同尝。他经历了共和国高度计划经济、‘文革’和改革开放三个截然不同的时期。”(转引自顾新闻:传道的歌者——解读胡中华先生的散文集新著《秋韵赋》)他有丰富的阅历,他在历史和生活的不断变化中,一步步朝前迈进。他的散文写见闻、疑问、思考,写人民的生活,写身体上的我,写经验里的我,写感悟中的我。他的写作带有岁月的温度。

胡中华爱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也是生活、工作、经历给了他心中的温暖和赞美,滋生他的作品颇有风范。从那些符号性的意象叠加中,可以不加分辨地感受到一个地方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那些明显带有地域特性的表达,根植于作者现实生活与记忆,是与人文历史密切相关。《秋韵赋》所凸现的人文精神的思想主题和豁达质朴的审美意韵,并不是偶然因素,可以说是胡中华对社会和人生深刻认识与思考的结果,是他着力追求和展现的精神境界与艺术理想,是“立心”。

我与胡中华爷爷交往不多,最深的交往还是作品本身。阅读他的文章,让我看到的是新的文学景象,这些景象里,呈现了一种智慧警言,隐藏了一种认真和负责的态度。他的文章没有搬词弄句,玩弄技巧,读起来并没有任何的隔阂。他表现了自己的以及他事感情,表现自己的以及他事思想,那不是抽象的表现,是有生动的形象。他的叙述、描写的心灵是与读者相同的。阅其文,对其作品,我有如下发现:

一、语言上亲切、丰沛、稳惬、结实、不粘腻。乍一看他在表达的是“我”,但是他语言中写的“我”里有物作为证据、有感作延伸。

二、文体上接续了中国古典文学清雅蕴藉、诗意盎然的写作传统,以朴实亲切的“现实主义”写作立场,展示了宝贵的文学精神。

三、艺术上使用了巧妙的结构,鲜活而具体的细节,诗意的语言,平衡、疾徐有度的叙述,表达了一种自由、随和、世俗的艺术方式。

四、思想上是平静与坚实,强劲和富足。是锲而不舍,精神抖擞。在(文化)生活上有翻转,在道德上有一定复活,在价值上有确立。

想来,胡中华多年来在平淡、平静、坚实和坚守中,通过对艺术、对文化的不倦探索,在达到了自我情感的陶冶、转化,自我精神的升华,从而用文字思考和记录,分享经历和积淀。多年来他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使《秋韵赋》有了精神血脉,有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的力量,能引起关注和好评,实在是实至名归、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关文章

  • 文学评论:平静与坚实 强劲和富足

    平静与坚实强劲和富足 ——阅读胡中华《秋韵赋》有感 文:韩磊 几个月前,我在长安陕师大图书馆写稿子,来了一位朋友。...

  • 新年平静富足

    年初一,素食火锅番茄汤底,从田间到嘴里再到胃里的青菜。舒适放心安心的食材。 #樱式感# 除夕晚上讲了绘本《拜年喽》...

  • 2018-11-30

    小燕的感恩日记第12天(2018.11.30) 感恩,开启丰盛、富足、喜悦的人生。 【属于“我”的平静】 平静与你...

  • 爱❤️💎🌸☯

    ❤️我以慈悲心对待自己与别人! 爱,喜悦,自由,慈悲,感恩,丰盛,富足,无限,创造,奇迹,平静,祥和,和平,喜悦,...

  • 引言

    让你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简单,平静

  • 公文之成果类词语

    摘抄自《公文选萃》公众号 1.更加完善,更加凸显,更加巩固,更加彰显,更加坚定,更加坚强,更加坚实,更加强劲, 更...

  • 珍惜拥有、内在富足才能获得平静和幸福

    五天的生命疗愈课在一首《圆满》的优美旋律中结束了,虽然依依不舍,但终归要分离踏上独自回家之路,这次的分离没有...

  • 梦想终极座驾,奔驰AMG G63升级原厂右侧排气

    2019款奔驰G63不论怎样改款,魅力依旧不减,底气十足。万水千山的征途,靠的还是坚实的步伐和一身钢筋铁骨,强劲的...

  • 〖贫穷与富足〗

    〖贫穷与富足〗 ——〈开灯心语〉 贫穷的思维里: 写满了—— 抱怨和算计; 富足的思维里: 全都是——...

  • 关于自由和坚实,他是我们同龄人的典范!

    自由与坚实往往在年轻人眼里没有统一,有了自由就忘了去坚实,有了坚实就谈不上享受自由,但是他确实是和如今好多年轻人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评论:平静与坚实 强劲和富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pi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