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在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里出现过的一句话,这样一句兼具文艺性和哲学性的话,想必出自某位不凡作家手下的经典之作吧,我以前是这样想的,直到今天看完了《月亮与六便士》,才发现这本书中并没有这句话,甚至在字面上并没出现“六便士”、“月亮”之类的含有丰富的隐喻意义的词,也是今天才知道,这句话是一位评论家在评论这本书的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另一篇佳作——《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而写下的,毛姆很喜欢这个说法,所以在这部作品中以此命名,看着一本书名和内容不甚相关的书,似乎有点别扭,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位作者和他的读者之间惺惺相惜的高山流水之情的流露吧。
说到书名,还是很有趣味的。正如我看的这个版本中,译者写的那样: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深陷在泥里,象征世俗的生活。用月亮象征理想,用泥泞象征世俗,这是千百年前就出现在我国古代诗人中的常用手法,一听便不觉得陌生,我甚至怀疑毛姆是不是在那时候就听见许多“中国佬”这样说起,又或者人类对于自然和人性的一些思考是共通的,即使是在不同的时空,这些思考仍能唤起我们的共鸣。的确如此吧,听到书名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样:月亮与六便士,不过就是理想与世俗,而我也很肯定,书中的主人公一定选择了月亮,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一直在看着满地的六便士的我们,抬头去发现这轮月亮,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即使已经猜测到了主人公最后的选择,我也想去看一看他的一生。
书中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故事是由书中的“我”叙述出来的,“我”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构成了整个故事,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我”才是主人公。“我”是作者吗?如果是作者的话,那“斯特里克兰”是否又确有其人呢?我在读的时候一直有这种疑惑,直到后面译者为我们解释清楚了:“我”不是毛姆,只是一个虚空的存在,但是又灌入了许多毛姆的情感、思想和经历,“我”在讲述的故事是值得人思考的,而“我”本身也是值得人思考的;至于故事中“终其一生追逐星辰的人”——斯特里克兰,或许能够根据他的大致轮廓找到一个原型吧——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高更,至于这到底是毛姆的有意为之还是机缘巧合呢,说不清楚,伟大的作品,总要留给人很多神秘感的。
我认为它是伟大的作品,理由可能和别人有所不同——我不想说这个故事是多么的壮丽宏伟,也不想说它传递出来的某种情感或思想会深深刻在你的脑海中或启发你无限的联想,我所赞叹和敬佩的是作者的笔锋——十分犀利,而又十分细腻,所有关于人性的细微之处都表达得恰到好处。他对书中各色男男女女的爱情观、斯特兰克里的冷酷无情、斯特兰克里夫人的爱慕虚荣、斯特洛夫的憨厚和“热心”、斯特洛夫夫人的背叛与冷漠等等都描写得细致入微,用词和比喻也让人觉得很大胆;更神奇的是,明明按我上面的说法来看,“冷酷无情”、“爱慕虚荣”这些词语其实是把人物标签化、刻板化了的,但是书中实际的描写也的确是把人物的假恶丑那一面描写得很武断,仿佛不给人一丝宽容它们的勇气,但是当你读完之后又感觉,那些假恶丑让人憎恶不起来,每一种逻辑都似乎有它存在的理由,就像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即使再不合理,再不真切,再让人觉得不齿、厌恶、悲悯,他都真实存在。能够把那些我们不愿意接受、不理解的逻辑用一种恰如其分的手法表现出来,而且是直接地、通俗地、赤裸裸地表现出来,我想没有几位作家能够如此吧。
我想过把毛姆与鲁迅相比较,但是发现二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他们所处的国度和精神世界大有不同。但我还是想以我浅显的阅读经验来分享一下我的一点感受——我觉得毛姆和鲁迅在某些点上有一种精神层面的契合。我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表达,但是在看到书中某些语句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有这种感受。
至于这本书所叙述的故事——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荒诞离奇而又“浪漫”的一生,我觉得倒也不觉让人诧异。他的一生看似充满了极端、荒谬、奇幻,让人觉得不真实和戏剧化,实际上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只会更多、更不可思议。只不过不知道是因为保持着一种圣经中所说的“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的“自觉”,还是沉迷于“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我们难以看见这样的人或故事,就好像他们真的永远只存在于构想的世界中;又或者我们看见了,我们不敢相信,人们总是倾向于只看自己愿意看到的,只相信自己相信的,如果事实和想象的不同,我们依然会把它变成一种“理所当然”。
如果你执着于对理想和世俗的思考,企图从书中寻找答案,我想你可以一试,但是我猜想最后的结果依旧不能说服你自己。所以呀,所谓理想和世俗的选择,所谓人生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每个人也都在终其一生地诠释着它。
“人生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不管是尘埃还是星辰,都难免会落入俗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