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一堂课,我带着孩子们梳理了课文的内容,把课文概括为七幅画面:“瓜果飘香”“鲜花盛开”“雨后春笋”“鸡群觅食”“戏水鸭群”“院落晚餐”“月夜虫鸣”。概括能力是这一年段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得多花一点时间在上面。
今天的两堂语文课,我们就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交流——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画面?从文中找到依据。以四人共同体为单位,每一组轮流发表观点。
孩子们先在组内进行了热烈交流,确定选择哪一幅画面进行重点交流。我在巡视的过程中,相机指导他们学会从文字中找到依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四人互相补充。
2
在公共发表环节,全班十二组,一组组轮着说,互相补充,我把他们的观点用关键词记录在黑板上。等全班轮完,第一节课已经只剩不到十分钟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小组在发言前都能自觉地对前几面某一组的发言进行补充或反驳,然后再开始陈述自己组的观点。我微笑着欣赏这由认真倾听奏响的交响乐,回旋在教室。
接着,我们一起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甚至有些凌乱的板书,这都是他们思维沉淀下来的成果呀。孩子们在文字中感受到乡下人家如画一般的美丽环境,惬意生活。素来发言不甚积极的王一说:“我觉得他们很享受生活,因为他们会种上瓜果、鲜花装扮院子。”我在黑板上补批了“享受生活”四个字。这下,更多的孩子从文字中找到人们享受生活的依据:在院子里吃晚餐,听虫鸣声入睡……
其实,从景到人已是对文本内涵的进一步拓展了。我想这节课,结束于此也未为不可。
不曾想,当我们再次议到到“鲜花绽开”这部分的内容时,有个孩子对“朴素——华丽”提出了质疑:“老师,朴素和华丽是反义词,为什么在这里同时用来形容院门前的花呢?”我的眼前为之一亮,这完全是在我的预设之外,或者说是无法预设的一个问题。
3
于是,我们开始了第二次的组内交流。大约五分钟后,开始公共分享。一开始发言的几组,表达得都有点辞不达意。正当我暗想该如何对学生讲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子嫣举手了:“老师,我联系前文,发现乡下的花是长在门前的场地上的,它不像我们城市里的花长在漂亮的花坛里,所以说它是朴素的。但是它们又是那么生机勃勃,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所以作者说它们是华丽的。”太了不起的发言了,我真想马上表扬她。但是,共同体的课堂,老师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学生展现的精彩就会越多。果然,过了一会儿,承运、闽翔、紫莹、子博站起来补充子嫣的观点。他们说子嫣的发言让他想起了一个书上看到的故事——有一个女孩,虽然在乡下长大,很朴素,但是她一直很努力,后来变得很优秀。
“同学们,听了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们有没有想起咱们这学期唱过的一首小诗?”
他们稍稍迟疑,便陆续说出这个字——苔。
是啊,“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无论我们生活的环境如何朴素简朴,无论我们如何渺小,我们都要努力绽放,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后,在《苔》这首歌中,结束了今天的语文课。
4
回办公室后,我依然为孩子们的表现惊叹,讶异。共同体课堂的魅力,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波涛汹涌。孩子们的思维火花不断绽放,始料未及地迸发。
愿我的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像《乡下人家》院落里的花,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享受生活赋予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