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与认知的三阶段(漫画)

读书与认知的三阶段(漫画)

作者: 千淘萬漉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19:15 被阅读517次
    三种读书高度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幅图,它经常被用来当成是激励读书的鸡汤图,寓意着读更多的书看更高更远的风景,不过如果只能读到这一层表面现象还是没有深入观察和反思。直观感受下能看到三个人站在不同的阅历水平决定了不同的视野广度和层次高度,而这个阅历水平就体现在每个人脚下的书本数量,好像就能很好的暗示我们——“读书使人进步”,所以赶紧滚去读书吧。如果只是体会到这层意味,也煞费了作图人的一番好意了。

    首先看第一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没有踩在书本上的,广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缺乏心智和思考的那类人,他在盯着一个静态的画布,画布里鸟语花香,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只可惜这是一个充满谎言的“大饼”,就像新闻联播里所勾勒的美好景象一样,遮盖了现实的丛林,让人麻痹和迷失其中。有多少人就是活在这样的幻像之下,缺乏思考者沉迷在成功学的毒鸡汤之中,贪婪投机者深陷在自我欺骗的财富迷梦里,甚至整个社会大量群体也沉浸在“娱乐至死”和“奶头乐”模式之中。正如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忧虑一样: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心甘情愿。

    如果我们看到第二个人,这人是有一些储备和积淀的,但是还远远不够,他挣脱画布跳了出来,看到的却是一个乌云避免的黑暗丛林,现实是如此的不堪和沉重,像极了那些焦虑的阅读者们,比如前段时间在圈上看到的一个段子:

    《我朋友刘刚》,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然后,他出门上班。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又点开了“在行”,“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很多人也可以归类到这第二个人身上,努力挣脱了物质和精神的匮乏,能领会到知识和技能的作用,自然而然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可是满世界都是残酷的竞争和高速运转的工作,三十难立,事业难成,自己的心也始终处于焦虑之中,尤其可以用一个现在时髦的概念来概括:知识焦虑。这样程式化的生活,像拉紧的发条,遇到未知会惶恐,打乱计划会抓狂。

    如果我们看到第三个人,视野和格局已经超脱了80%的大多数,看到的是天地日月,领会到的是斗转星移,可以说在心智和思想上极为成熟和前瞻,图也画的很好,乌云之上的日出,是一个人超脱了自我层面进化到了一个“看天地”的境界,乌云之厚和太阳之辉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现在的自由和豁达通透是从层层障云之中一步步的挣脱出来的,没有下面的铺垫也没有现在的高度。

    作者画图的用意是简单而深刻的,如果浅尝辄止此图也是鸡汤一个,细细深究的话就能发现其中有着许多的暗喻,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处于这第一个和第二个的状态,或者说就是这两种状态的来回调换,在大众娱乐的喧嚣下不假思索的接受,在面对现实时如饥似渴的去速成,这其实都站在了两个常识的对立面:1、现状无法马上摆脱,2、速成绝无可能。我们在望着画布的时候感觉离美好那么近,都容易忘了有一条最长的路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到终点的距离,忽略现实,只盯着愿景,大谈理想只能是一直原地踏步。如果有了一点积累之后,又容易陷入到人性“贪婪”,“我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紧这个时代,更加快速高效的吸收和学习。”,成为一名“知识的焦虑者”,各种付费的大门也向我们敞开来。可时间长了,又发现:我的认知并没有由此而提高,我的思维并没有由此而升级,我的知识和技能依然在原地踏步。

    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之,归根结底答案也跃然纸上,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认知,无法突破现有的格局和层面,唯有不断拓宽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现有的段位上步步为营方能打破旧我,建立新视野和新思维,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了,思考问题的方式发生改变,人才能不一样了。

    最近阅读了《精进》中关于视野格局的说法和本文有类似之处,作为对比和启发: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象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与认知的三阶段(漫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xz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