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心理学领域的畅销书类看的不多,可能是一直觉得从畅销书的角度去呈现专业知识过于片面化和碎片化,这本书虽然是高校教材,但是不想纯理科专业的教材没有知识背景难以带入理解,本书的每一章跟实际生活紧密挂钩,耐下性子,将自己生活的实际环境和本书的内容结合,就算没有形成体系性知识网络,但是亦可收获颇丰。
本书刨去学术介绍,发展历史之外,重点分为,社会认知,自我概念,社会行为,人际关系,大众态度偏见,团队心理等方向进行阐述。鉴于文章篇幅,笔者只能就其中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自我概念这一章更多的是描述自我的认知,自我效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了一些形影而至的自我障碍。比如: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一些人面对一些顺景或者重大压力时,人们会倾向于故意甚至无意识的情况下找一些负面因素,比如张三面对一场压力非常大的考试时,他考前会放大自己的身上的负面因素,比如有点感冒,或者有些琐事缠身,面对周围的人际环境时,会刻意摆出这些原因,虽然是无关痛痒的小事,借此陈明自己可能会考不好。此现象多见于职业运动员面对重大赛事前反而会减少赛事准备——即面对社会障碍压力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自我给自己设置障碍,来降低自己的效率,偶尔为之无伤大雅,但是长期发展,发展出未战先败的习惯,自然后患无穷。本章关于自我偏差认知的介绍也很有意思,Gilovich于2000年做了一个实验,测试的人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焦点度估计,即实验者为一个学生,上课前特意换了一件某一品牌的T恤,对于自身来说,亮眼的T恤的着装自然会让自己觉得大家不管是好意还是恶意,意识的关注,目光的焦点必然都会集中与自己。但是实验者的自我预期和课后实际调查的结果到底有多少偏差呢?待读者自看之。自我偏差的焦点效应又对应透明度错觉,即我们在公众场合做了一些表情或者一些事情,心里会认为这些事,不管是好事还是糗事,必然会映入别人的记忆,总觉得自己一言一行都必须小心翼翼,否则在别人眼里会留下印记,但是别人真实的对自己的关注度到底有多少呢?实验结果可能超乎读者预期。
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更对人与人的亲密关系做了定义和分析,在人际关系一章中,给出了人与人亲密这个词语和背后代表的行为的定义和关键因素,重中之重,更是对爱情这个行为给出了定义和分析,本书中,对于爱情,将之拆解为三种成分的组合,激情,亲密,承诺,即sternberg提出的三元理论。一段爱情缺少一个因素将完全不同,本书对于爱情分类为七种,为三种成分不同的组合,比如“愚蠢”式爱情,即有激情和承诺,但没有亲密,就是常人说的一见钟情。当然,一见钟情也未必愚蠢,映入笔者脑海的例子就是1970年利比亚总统在阅兵式上的一幕,一个女刺客假扮护士已经接近了他,但是最后一刻,二人四目相对,完全忘记了刺杀与仇恨,幸福的组成了婚姻……其余六种读者有兴趣自读之。
本书在笔者看来最主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很多篇幅进行了对文化因素对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影响的描述。比如: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模式和西方人的线性逻辑思维模式:中国人恪守中庸之道,即一件事物永恒存在的变化论,矛盾论,中和论——永恒变化,对错共存,互相调和。中国人看问题总是喜欢从整体的环境的框架下去宏观分析问题。而西方人则强调统一性,非矛盾,排中性。认为事物本质不会变化,非黑即白,看待事物永远从背景中脱离出来进行分析。至于二者的好坏对错,自然是仁者见仁了。
本书相对来说体系还是非常严谨,每一章的内容都会从自我认知,群体环境影响,家庭影响,文化影响,包括一部分生物学的角度来阐述每一个研究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态度与偏见,人际关系,团队心理等多领域范畴。鉴于篇幅,以上为笔者挑选出来的几处介绍。希望读者可以真正将本书带入自己的社会生活经历中去参考,融合,相信从多角度都会受益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