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对于中国人来说,总存在着一种禁忌。这让没有接触死亡的人怀着好奇与神秘,让直面它的人充满恐惧和逃避。在窥探世间对待死亡的行为时,不免发现一些矛盾的存在。人们热切关注着死亡者死后的诸多事宜,而对于濒临死亡阶段的感受,就像犄角旮旯里的灰尘一般,无人问津。此书中的描写与中国人的习俗不同,主要讲述了奎妮临终前的一段故事,有快乐和伤感,有忏悔和希望,其间展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宽容,读来令人感动和难忘。
在那个海边的疗养院,住着一群等待死亡的人,他们大多身患绝症,让人联想起“苟延残喘”的末日氛围。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修女和志愿者的照护下,他们有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的为不能吃甜品而发脾气,有的因为身体不适而心情低落,还有的为精心打扮而激动万分。他们时而珍惜所剩不多的时间,时而懒散奢侈地沐浴着阳光,宛若常人一般,但他们拥有一种常人没有的淡泊心境。
这让我想起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邮轮触礁冰山即将沉没时的一幕场景。乐队的各位乐手,遵循老人和妇孺首先登上救生艇的规定,在即将消失的甲板上一同演奏最后的曲目,安抚众人惊慌失措的心灵。而在本应曲终人散的时刻,他们却为了演奏而演奏,将生死置之度外,陶醉于婉转动人的旋律中。疗养院的病人们又何尝不是呢?他们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名利和成就已经随风飘逝。
在这与世无争的“世外孤岛”,因为哈罗德的一次远行,掀起了一点波澜,但这是病友间的一种相互鼓励,增加了一个饭后闲聊的话题,增添了一种额外的生活色彩。这并不是一种特别的全身心的期待,仅仅是在生活中撒了一点胡椒粉而已。奎妮的心境也在从最初得知哈罗德计划的波澜中恢复了平静,在不知时间的奋笔疾书中慢慢回归于孤岛的平淡。她从一种临终前忏悔的苛求中解脱,尽力了,也无力了……
病友们一个个死了,没有了以往的唠叨,没有了不好笑的笑话,没有了关于哈罗德的争论,整个疗养院的活动室显得那么空荡,奎妮却平静了下来,在和哈罗德见面时也是如此,这或许是一种参悟了生死的状态。本愿完成临终前的一个忏悔,打开一个自己纠结后半生的心结,奎妮的举动含有自私的嫌疑,但这是精神上的、感性的、纯粹的。此刻已没有鄙夷,只有宽容。
读过奎妮的自我回忆,可以发现她内心的阴暗角落,善与恶撕扯着她的灵魂,爱情与悔恨交织着她的后半生,自我放逐于一个海边小屋,修葺着一个海边花园,远离了人群的她是这样的孤独,还遭逢了绝症厄运。什么支持着她?是她内心中的一方纯净乐土,隐藏在内心的对于哈罗德的爱意,充满宽容的爱。我想,这就是在面对死亡时,所需要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