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读书分好多种方法,比如精读,泛读,速读之类的。可最近,微博大V李笑来说,阅读只有一种正确姿势,那就是精读。
第一,年龄大了理解能力会变强,这其实是个假象。
人总会假定自己的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动增加,于是每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都假定自己认识足够多的字、有足够大的词汇量、足够丰富的概念量、足够严谨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最要命的是,他们还自以为是地认为已经不再需要“精读”,精读是中小学生才做的事,“泛读”才配得上自己的年龄。其实,多数人根本没有精度的资格,比如,他们认识的字不够多,词汇量不够大,概念量不丰富,逻辑不够严谨。这些缺点平时没有暴露,只不过是因为高中毕业之后,他们就不用再参加语文考试了而已。
第二,阅读的时候不能泛读,不然你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比如,很多人参加英语考试的时候,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阅读理解题的文章全看懂了,可题目就是做不对呢?李笑来说,所谓的“读懂了”其实只不过是这些考生的幻觉。
原来,人类大脑有个强大的功能,叫模式识别。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把它们按自己熟悉的模式拼接起来。比如你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不一会儿,模式识别就启动了:天花板上原本毫无关联的几个斑点,在你眼里很可能变成了一张有意义的图案,比如人脸啊,动物轮廓啊,这就是模式识别。
有个经典的模式识别例子,美国911的时候,有人拍了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照片上的烟雾里,居然能看到一张“栩栩如生”的魔鬼撒旦的脸。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是因为人们之前在很多地方,比如戏剧、电影、动漫里,都见过撒旦的面孔,所以在看到原本毫无意义的烟雾形状时,就迅速调用了大脑中曾经存储过的“模式”,用来“理解”眼前看到的东西,于是就“看”到了并不存在的撒旦面孔。
模式识别原理戳中了泛读的死穴。比如前面那些考托福的学生,他们只是泛泛地一读,就感觉都读懂了,实际上这是幻觉,他们只读懂了文章中的某些零碎信息,然后模式识别启动,大脑自动将这部分跟你以往见过的观点拼接起来。而这样拼接出来的文章,跟实际内容没什么关系,这怎么可能答对题目呢?
第三,积累阅读量是唯一能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读书多的人读书快。不信你看,那些只读到初中再也不上学了的人,看书很慢,也很省钱:一本几块钱的杂志可以读好几个月。而相比来看,大学生读书就要得多,一本杂志坐地铁的时候就翻完了,并且过后还能把其中的精彩内容复述给朋友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就是因为他们之前的阅读量差异太大了。
第四,该选什么样的书精读呢?李笑来有四个建议。
一个建议是,一开始可以从作者入手,买牛人写的书,总体上来看更靠谱。
第二个建议,如果一个领域你完全不了解,也不知道有什么牛人,那就可以从版次入手,因为印的次数越多,越说明这书被认可。
第三个建议,通过“参考文献”发掘好书。老外写书是非常严谨的,他们会把参考过的书目,都罗列在“参考文献”里。牛人写书,参考的书目通常也都是好书。
第四个建议,优选那些有电子版、有声版的书。为什么呢?因为电子版的书籍可以随时搜索,而听有声书实际上是相当节省时间,因为可以随时随地听,一本厚厚的书,全文朗读只不过十到二十个小时而已,往往一两周之内可以反复听上好几遍,而且占用的只不过是走路、打车等无法阅读的时间,其实相当划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