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峥,是个北京人,地地道道的土著。从丹麦数学系留学回来之后因为喜欢旅行和被公益吸引去了NGO工作。我们从未谋面就被安排在一起住,是住在一个房间。那个时候会对所有的变化欣然的说,好啊!然后就结下了一段友谊。这段友谊在说yes变得越来越难的今天看来,是有些弥足珍贵的。我的朋友里面纯正北京人少之又少。
重点来了,这位我看来实在不太爱学习的姑娘工作了3年之后,也就是三年前决定去加拿大读第二个硕士,统计学。上周她回国,我赶来北京见一面,才知道她要继续奔赴加拿大,今天是她开学的日子,要继续读博士。我问,为什么读啊?她说不想离开学校,另外就是周围的博士太多了。因为是朋友,所以当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会更深入的去理解她说的是什么,而不是着急给个评判。
首先是,对于大城市长大的她,父母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培养的,尽管再嘴上没有说什么要回报,但是她这样懂事的姑娘是有想法的。在国内做份普通的工作首先对不住的就是父母的辛勤付出,然后对不住自己的理想。对于本来就有好条件的他们,我们很容易做两种反应,条件真好,发展的好是当然的;条件那么好,发展的也就这样。挣脱这些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的,当时她选择离开北京来上海的NGO工作,拿2400元的工资时是下定了决心的。可是,免不了要回北京看父母,要参加发小的婚礼,跟过去的朋友联系等等。
30岁时候的她已经去了30多个国家,热爱生活的她尤其热爱旅行。在读第二个硕士前,她也尽可能尝试了在旅游杂志的工作,在外交部交流中心的工作以及在NGO做游学旅行的工作。这意味着所有的工作之间几乎无缝连接,但是在工作中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爱好并没有改变内心不满足的现状。这种不满足几乎存在于每个年轻人的心里,是股重要的上升力量,尽管穿着痛苦的外衣。读书在她看来,不是逃避,更是去创造一种新的可能,看看是否能填平那个坑。
从我们一起生活过的经历到现在她给我描述她的生活,我知道她并不轻松。她高兴的跟我说,已经又有三个学生在约她的家教了,教数学;打工所在餐厅的老板因为她工作利索答应只要她有时间都可以过去打工……在丹麦读研的时候,她就选择早起送报纸的活,每天4点起来工作。现在的她还是要每日工作到打烊或者学生作业完成。一起工作的时候,她也保持每日12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
我们成为朋友有很多缘分,也是彼此在个性上不同而带来的吸引。她欣赏我的无知无畏的勇气,我欣赏她孜孜不倦的努力。前两日看到张朝阳说希望自己家的菜虫虫以后就过虚无的生活好了。现实社会,对于渴望虚无的人来说,虚无才是最奢侈的。而这里的虚无,可能就是和理想画上等号的。而虚无可能并不意味着懒散,可能是为了保持对生活的热忱而做的辛勤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