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创声明,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传承
十年前,湖南衡阳有一处偏远的小山村,名叫“李家古村”。村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个古村,长期与世隔绝,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作而息的生活。此外,这里的村民一向不喜欢外来人员到此地停留,更别说外地人到这里安家生活。
夏天黎明时分,“李家古村”迎来了一对父女。他们自称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人—鞋匠,长年走南闯北,靠做鞋和补鞋来维持生计。然而,这两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小山村昔日的宁静,引起了当地村民们极度排斥与不满。
有些村民更是千方百计想要撵鞋匠父女走,每天他们便有事没事去找鞋匠的麻烦。但是每次去找麻烦,都被鞋匠幽默的话给化解了,只好作罢。
这些村民仍然不甘心,为了达到撵走鞋匠父女的目的,他们又想出了一条妙计。明面上撵走鞋匠父女是行不通,便只能暗地里。既然鞋匠会做鞋和补鞋,那便拿他的鞋来做文章。
村民们商量了一下,便决定让李四前去找鞋匠麻烦。这个李四是何许人也呢?李四是古村里出了名的无赖,平时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胡搅蛮缠,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找别人麻烦,即使是黑的,李四也能说成是白的。
话说无赖李四这人特别的刁横,爱摆架子,普通人一般很难请的动他,更别说是让李四去办事,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古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四这人有一个缺点,便是爱财,喜欢收别人的东西。于是村长老大决定亲自出马,提前准备了几瓶“李渡酒”。
翌日,村长便到李四家拜访。在酒桌上,村长不停地吹嘘李四的各种神通,一下子把他捧到天上去了。而李四本人听到村长对他的好评,尾巴也跟着翘到天上去了,竟一时得意忘形,便胡言乱语道“村长老哥,今天我高兴,有啥事需要我老四干的只管说,我全包了”。
村长一听到这话,便趁着酒兴,说道“其实也没啥大事,我们古村向来不喜外人来此,现如今来了一对鞋匠父女,扰乱了我们原本宁静安逸的生活,引起了许多村民的不满。所以我想请老弟你出马,去找一下鞋匠的麻烦,让鞋匠父女知难而退,主动离开古村”。
李四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用手猛拍了一下桌子,半醉半醒地说道“这事就包在老弟身上,我李四找别人麻烦从未失过手,还会搞不定小小的鞋匠,老哥,我办事你就放心好了”。村长说:“那这事就交给老弟你了,事成之后,我请你到家里吃饭”。李四笑地合不拢嘴道:“老哥,那感情好啊,事办成了我上你家吃饭哈”。
一大清早,李四便大摇大摆地走到鞋匠家里,大声嚷嚷道:“破鞋匠,今天你李大爷的鞋破了,想做双新鞋穿穿,快给大爷我量量尺码”。面对李四这般无理取闹,出言不逊,鞋匠本人却不生气,反而是笑脸相迎。鞋匠一边耐心地帮李四量脚的尺码,一边询问他喜欢穿哪种款式风格的鞋。
李四不耐其烦地大声吼道:“磨磨叽叽干啥啊,问这么多废话,赶紧两天内把鞋给我做完,否则别怪我李大爷翻脸,让你滚出古村”。鞋匠笑笑道:“那是自然,后天做完就给您送过去”。李四盛气凌人地说道:“如果识趣的话,早点做完,早点滚蛋”。
鞋匠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我有一手祖传的做鞋手艺,保证做的鞋能让您满意,我是不会轻易离开古村,我还有重要的事情没干完呢”。鞋匠量完尺码,李四也没啥好脸色,依旧我行我素,对鞋匠不依不饶地怒骂。这时,鞋匠的闺女听到声音,便从家里走出来。
鞋匠闺女说:“你这人咋这样啊,我爹做鞋的手艺可是一绝的,能帮你做鞋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别不知好歹”。李四见鞋匠闺女一副伶牙俐齿,好有气势的样子,便不敢太嚣张,只好悻悻离去。
两天之后,李四又来到鞋匠家,怒气冲冲地骂道:“破鞋匠,你李大爷的新鞋做好了不,赶快送过来,大爷等着穿呢”。鞋匠听到李四的声音,便出来回应道“您的鞋已经做好了,放在屋里,您进去瞧瞧,看合不合脚”。
李四随鞋匠进入屋内,便看到一双崭新的布鞋摆放在桌子上。李四一看到这双鞋,心里别提多高兴,恨不得立马就穿在自己的脚上。但李四这人平时耍无赖惯了,又喜欢装大尾巴狼。
李四说:“破鞋匠,你这鞋做的不咋地啊,净糊弄人,这双鞋就当你孝敬大爷我,出门来混也不容易,大爷就勉为其难赏你个脸,先穿几天你做的破鞋吧”。鞋匠听到李四说的话,他很无奈,不想搭理这种无赖,只顾忙活自己的事去了。
李四见鞋匠对自己这种态度,不禁怒火中烧。李四喃喃自语道:“破鞋匠,要你看一下李大爷的厉害,不让你滚出古村,我李四的名字就倒着写”。这时,李四心生一计,不如把这双新鞋弄出几个破洞,然后再去找臭鞋匠补鞋,看他还能有啥神通。但是怎样去弄出破洞呢,剪子,刀子,锥子好像行不通,容易被鞋匠识破。
倒不如用炭火烧出几个洞来,这样不易发现,去找鞋匠补鞋也有了充分的理由了。另外炭火烧出的洞有明显的黑焦,难补,这下就可以找鞋匠麻烦,然后再跟乡邻们说鞋匠破手艺不行,让他在古村没有立足之地,这样鞋匠在古村混不下了,就会自动滚。李四边走,边自我夸耀道“李家古村就属我李四最聪明了”。
一回到家,李四便准备好木炭,然后将其点燃,等木炭烧至通红,他就把滚烫的木炭往新鞋上一放,没过多久,鞋上便出现了几个显眼的洞。李四看到鞋上的洞,心里乐开了花。第二天天没亮,李四便狂奔鞋匠家。
鞋匠听到一阵敲门声,便赶忙穿上衣服,跑过去开门。李四看着鞋匠出来了,故意扯着大嗓门骂道:“臭鞋匠,你看你做的破鞋,干的是啥缺德事啊,居然有几个大洞,没长眼是吧,还让你李大爷穿出去丢人,你这鞋匠黑心,不把这双鞋补好,别怪我不客气了,哼,真是岂有此理”。
鞋匠接过鞋,看到确实有几个破洞,连忙向李四道歉。李四狡黠地笑了一下,说道“其实你李大爷也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不近人情的人。如果你能帮我把这双破鞋给补好,我大人不计小人过,就不跟你一般见识,如果你不能补好这双鞋,就别怪我翻脸无情了”。
鞋匠连连说道:“给你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我深表歉意,您的鞋我这几天会补好的”。李四一脸得意地说道:“知道就好,赶紧把爷的脸补好,否则绝饶不了你”。说罢,李四便愤愤离去。这时,鞋匠的闺女彩凤从屋里出来,询问父亲刚发生了啥事。鞋匠愁眉不展地说道:“李四刚做的新鞋破了几个洞,他让你爹去补下鞋”。
彩凤接过那双新鞋,仔细一看,发现上面有几处炭焦,一下就明白了。彩凤生气地说道:“爹,您鞋艺高超,这双鞋明显是那无赖想要为难您,用炭火烧成的洞,不要理那种无赖,否则他更会得寸进尺,想着法来整您”。
鞋匠叹了一口气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你爹做了半辈子鞋,怎么会看不出这点小伎俩,只是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凡事都要给人留有余地,做人是如此,做鞋也应如此”。
彩凤听了鞋匠的一番话后,若有所悟,点点头说道:“爹,女儿从小耳濡目染看您做鞋,虽然做鞋手艺不及爹,但干补鞋这活却是行家里手,那这双鞋就交闺女来补吧,您别太累了”。鞋匠笑着说道:“那好吧”。
到了晚上,彩凤从抽屉里拿出针线,点着煤油灯,开始一针一线缝这些破洞。缝完之后,彩凤就在上面绣花。过了一会儿,这双鞋就补好了。彩凤把鞋拿在手上反复打量,若出现一点瑕疵,就马上去修改,直到看不出丝毫瑕疵为止。
彩凤为补这双鞋,熬到半夜,由于太困,就直接扑在桌子上睡着了。彩凤醒来后,一大清早,便急忙跑到李四家送鞋。李四看到彩凤补好的鞋,上面还绣着菊花,特别的好看。
李四接过鞋,心里甭提有多开心。李四心里想,他三番四次去为难鞋匠,不禁心生惭愧,但答应村长的事没办成,他现在又无计可施。李四站在原地尴尬地笑了一下,只好去跟村长赔礼道歉了。村长得知此事后,只能强忍着,心里暗暗地想,会不会是时机未到。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村民来向村长诉苦,说:“昨天去放牛,发现牛竟然不见了,发动全家去找,至今也没有找到,昨天有乡邻看到鞋匠在山上,他想会不会是鞋匠偷了牛去卖钱”。村长义正辞严地说道:“捉奸要拿双,捉贼要拿赃,不可随意去抵毁别人,你可有证人”。
村民说:“李强那天去山上就看到了,他可以作证”。村长说:“你去把他找来,我去问问清楚,如果属实的话,我就带全村的村民去搜,捜到了的话,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把他们逐出村”。
村民赶忙去找来李强,李强在村长面前一口咬定是鞋匠干的。村长便带上一伙人前往鞋匠家,他们到了鞋匠家,不明分说就开始翻东西,把鞋匠家弄得一片狼藉,但最终却是一无所获。村长恶狠狠地盯着鞋匠,并警告道“如果你三天内不归还牛的话,我将根据村规,把你们这两个来路不明的人逐出古村”。
鞋匠不解地问道:“原来你们搜家是怀疑我偷了牛,我行的端,坐的正,从不干这等龌龊之事,就算穷到去讨饭,我也决不会去偷人家东西”。李强不屑地瞟了鞋匠一眼,认为鞋匠说的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却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鞋匠忍受着村民们的责骂,一脸委屈地站在原地,神情沮丧。到了下午六点,天色已晚,村民们才逐渐离开。这时,鞋匠让闺女跟着他到山上一趟。彩凤不解地问道:“爹,您又没有偷人家的牛,咱们干啥要帮人家去找牛啊”。
鞋匠一脸严肃地对彩凤说道:“虽然牛不是爹偷的,但是牛对村民来说却有着很大意义,牛是农人的衣食父母,没了牛,农人可能没了奔头”。彩凤听到这话,点点头说道:“爹,您说的在理,闺女陪您一起去给李叔找牛”。鞋匠欣慰地说道:“我闺女真懂事,以后爹就可以享清福了”。
彩凤和鞋匠打着手电筒,踩草丛,踏荆棘,穿树林。在黑夜里,他们俩人无数次跌进深坑,又无数次重新爬起。手上多处有刺伤,鞋上也沾满了厚厚的黄泥,但是他们从未放弃。“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不远处,他们看到一个庞大的黑影,之后,又听到几声长啸声。
他们起先愣了一会儿,然后才反应过来,那个黑影应该是—牛。他们赶紧飞奔过去,看到牛绳绑在一棵大树上。鞋匠把牛绳解下,牵着牛往前走。中途,牛走的很慢。鞋匠使劲牵牛走,牛依旧走的慢。鞋匠想了一会儿,牛一整天都被绑在树上,都未曾喝过水。鞋匠让彩凤先回家,他先牵着牛去那条河边去饮水。
彩凤担心鞋匠,始终不愿意先回家。在去河边的路上,彩凤小声地嘟囔着,鞋匠似乎听出了闺女的抱怨,便说道“人不喝水会渴死,牛也一样,牛也是一条生命,我们多走点路没什么关系,毕竟找都找到了,还怕耽误这一点时间啊”。
彩凤点点头,说道“爹,您说的有道理”。鞋匠和彩凤便把牛牵到河边,看着牛喝饱了水,才把牛牵回家去。第二天,鞋匠亲自把牛交到村长的手里,郑重地告诉村长道:“牛不是我偷的,我和彩凤晚上去山上找牛,发现牛被绑在了一棵树上,我们解下了牛绳,带牛去喝了水,最后牵回来了,希望村长和村民们不要误会我们父女了”。
村长牵着牛来到村民家,说道:“你的牛鞋匠帮你找到了”。村民反问道:“牛是鞋匠偷的,肯定是要他找啊”。然后,村长说:“这牛是被绑在一棵树上”。村民顿时明白了,一脸尴尬。最后村民说道:“确实是我们误会了鞋匠,我那天去邻居家喝了点小酒,打了下牌,就忘记了牛被绑在树上的事,后来又听信了李强的一番话,才会去怀疑鞋匠,这才造成了这么大的误会”。
村长说:“虽然大家都不喜欢鞋匠,但是一码归一码,现在咱们做的确实有点过分,那明天我召集大伙去鞋匠家道个歉吧,”。村民说道:“好”。
第二天早上,村长带领全村的村民来向鞋匠赔礼道歉,鞋匠连忙请大伙到屋内去喝茶,并说道:“误会是小事,我们初来贵地,难免会有点误会,只要说清楚了就行,大家不必介怀”。村民们听到鞋匠的话后,不禁释怀了很多。之后,村民们开始慢慢地接纳了鞋匠。
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鞋匠与村民们的误会并没有就此终止。几个月后,村里要修缮祠堂,李姓族人纷纷捐款。鞋匠听到此事后,便去找村长商量一下。鞋匠对村长说道:“我想要捐款来修缮祠堂,但是我有一个条件,能不能让我们父女进李氏族谱,我们愿意将张姓改为李姓”。
村长生气地说道:“你这不是乱来啊,我们古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李姓为主,绝不允许外姓来混淆血统,你还是打消这种想法,不要张冠李戴”。鞋匠见村长态度如此坚决,不好再说了,只能垂头丧气地走了。
村民们听说了鞋匠想要改姓进族谱,都气不打一处来,认为鞋匠自从来到这个村子就没安好心,对鞋匠的误会也更大了。每次村民们看到鞋匠都没给他好脸色。久而久之,鞋匠的生意也日渐惨淡,很难维持生计。村民们看到这一局面,心中不禁暗自窃喜。
“心生善念,天必助之,心生邪念,天将伐之”。村民们在窃喜的同时,殊不知,他们将面临一场百年难遇的灾难—洪水。傍晚时分,村民们都已经熟睡了差不多进入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洪水卷走了古村所有的东西,村民们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
当所有的人看到这一幕时,有的脸色惨白,有的失声痛哭,更有甚者想自寻短见。然而,这一些都被鞋匠父女给拦下了。鞋匠鼓励大家要好好活下去,只要活着,就会有重建家园的那天。许多村民在鞋匠的点醒与鼓励下,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更加有信心了。
洪水把村民所有的东西都卷走了,村民们连吃饭都成了一个大问题。鞋匠招呼大伙来他家的地窖搬粮食,村民们都表示很疑惑。鞋匠笑着说:“最近我的生意不是很好,就寻思着先囤点粮,怕哪一天自己混不下去了,至少也不要让闺女跟着挨饿”。村民们纷纷被鞋匠感动了,同时也对鞋匠心怀愧疚。
由于遭受到洪水的打击,村民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别提生存了。鞋匠看到这一幕很扎心,便同闺女商量。鞋匠对彩凤说道:“你爹打算把祖传的做鞋和补鞋手艺传授给村民”。彩凤很激动地说道:“爹,我看你是疯了吧,做鞋补鞋手艺可是祖传秘籍,不可外传,等您百年之后怎么去向列祖列宗交代啊,再说如果传授给他人的话,这不等于在砸我们的饭碗么”。
鞋匠严肃地说道:“彩凤,你的眼界太狭隘了,手艺不是一直留在自己手里就好,有些人留了一辈子也未见得保值升值,现如今,机器制鞋不断取代手工,传统的做鞋人逐渐在减少,爹不想看到传统手艺失传,技艺失传对华夏文明来说是一种摧残,我认为技不在高,而在德,手艺的至高点则是薪火相传”。
彩凤听了鞋匠的一番话,不禁惭愧万分,并主动说道:“女儿愿意把补鞋绣花的手艺教给村里的姑娘和大婶”。鞋匠满意地说道:“真不愧是爹的好闺女”。彩凤笑着答道::“爹,您教的好,您的鞋品和人品都是精品”。鞋匠打趣道:“爹最爱听我闺女说的话,你的嘴就像抹了蜜似的,甜到爹心坎里去了”。
几天后,鞋匠和彩凤便把村民们召集到一起,告诉村民们,他要把祖传手艺教授给他们,村民们很开心,并开始接纳鞋匠。鞋匠白天教村里的男人们做鞋,而彩凤则晚上教村里的女人们补鞋绣花。
三年以后,在鞋匠和彩凤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的手艺都学的不错,可以自立门户了。村民们便开始经营手工作坊,做鞋补鞋。不久,村民们的鞋子不断地卖到全国各个地方,一个徽商嗅到了商机,便来村里找村长合作。
徽商说:“我想花重金和贵村合作”。村长一听徽商给出的价钱很高,不假思索地就同意了。徽商后来在此地设了一个工厂,工厂的名字叫做:“传统的手工艺人制鞋工厂”。两天后,徽商告诉村长说:“我明天想招聘十个鞋匠师傅,村长有推荐的人选不”。
村长一脸客气地说道:“我今天把人选好,明天就让他们过去”。徽商说:“那好,就拜托您了,事成之后必有重谢”。随后,村长就开始张罗这件事了。村长首先考虑的便是鞋匠和彩凤,村长先跟他们提前说了一声,然后让他们明天去。
第二天,鞋匠和彩凤来到工厂,然后徽商让鞋匠和彩凤到缝纫机上工作。不久,徽商就让后面的记者拍下他们两人的照。之后,徽商让鞋匠和彩凤停下来,然后掏出两个红包给他们,鞋匠和彩凤很懵。
徽商说道:“感谢两位为手工鞋代言,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鞋匠说道:“举手之劳,不要客气”。几个月后,徽商工厂的鞋销售量大增,甚至出现好多海外订单。鞋匠很好奇,心中很疑惑,手工鞋一般生产速度很慢,怎么能够在几月内生产几十万双。鞋匠越想越奇怪,突然,他明白了,徽商可能是打着手工艺的旗号,借助机器生产来欺骗消费者。鞋匠马上找到徽商,让他立马解除合作。
徽商一脸不爽地问鞋匠为什么要解约。鞋匠说道:“你打着手工艺鞋的名号,实则却用机器生产来欺骗消费者”。徽商说:“要不我们来做笔交易,这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我给你五十万,你帮我保守这个秘密么”。鞋匠一脸鄙视地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用这种手法,不道德,再说做生意更应该重视诚信,做到一分价钱一分货,童叟无欺”。
徽商不耐烦地说:“你废啥话,别跟我扯这些大道理,你到底干不干啊”。鞋匠说:“不跟你同流合污,我们古村要取消和你合作”。徽商不屑地说:“你说的不算,村长说的才算”。鞋匠说:“我现在就去说服村长”。
之后,鞋匠找到村长,跟村长谈论了一番,讲了一通理,村长决定取消和徽商的合作,徽商只能无奈地从当地撤资,另谋发展之路。
鞋匠的这种正直的做法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后来,在鞋匠的带领下,古村手工制鞋远销海内外,声名鹊起,品牌知名度也享誉世界。
古村的人们从原先的贫困到现在的小康,这都要归功于鞋匠的无私。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向鞋匠拜师学艺,他的手艺也得到了传承,后人在继承鞋匠技艺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创新。
十年后,鞋匠生了场大病,将不久于人世,鞋匠让闺女去叫村长,他有一些事情想嘱咐给他。彩凤把村长叫来了,鞋匠让彩凤先出去会,他有重要的事情想跟村长商量。
鞋匠对村长说道:“大哥,您能帮我个忙不,能让彩凤进李氏族谱不”。村长态度坚决地说道:“啥事我都能答应你,唯独这件事我不能答应你”。鞋匠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个盒子,向村长示意了一下,村长就把那个盒子拿过来了。鞋匠让村长把里面那张纸拿出来,村长看完纸之后,瞬间就明白了,立马就答应了鞋匠的要求。鞋匠听到村长的话后,安详地闭上了眼。
鞋匠死后,古村的人们把他葬在了李氏族人墓地,那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们在鞋匠的墓碑上镌刻了一段文字来缅怀他,上面写道“鞋品如人品,匠人匠心,斯人虽逝,技艺永存,德行高尚,世代传承,仰您先风,大爱人间”。
作为后辈人,我们要传承的不仅是前辈人的技艺,还应该是他们身上的德行。仰慕先人之风,方能行稳致远。传承前辈精神,方能乘风破浪,展示大国工匠风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