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作什么便作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静静读《论语》(二)——为政第二
对于这段话,存在不少疑问,例如所"志"是何学?"立"究竟是事业有成还是道德有得?"不惑"于什么?“天命”又是什么?如此等等。在缺少当时语境的情况下的确无法精确判断,再加上古人爱注释也爱杜撰年代久远真就无法考证了。
然而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在任何时代读起,都能从它的字里行间有所感悟,获得滋养。论语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我自这次重读开始,就决定记下自己的感悟,便于将来能够温故而知新。
首先谈谈“三十而立”这句, "立"究竟是什么意思?因为孔子尚礼,有的人强调此“立”与"立于礼"有关,这指人从六岁习礼到三十岁才算完全掌握熟练,但后世注疏,多不拘泥学礼,而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
现如今三十而立,更被诸多人放在口边,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一项标准。许多人对此的理解是三十岁的人应该成家立业,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单身狗被催婚的理由之一。这是从古至今一脉传承下来的思想,也是根植与我们内心的一个观念。我的理解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注重传承,而三十岁正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纪,可以成为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而这样的人就该符合一定条件。比如生活独立和人格独立,最直观的来看就是是否有稳定收入,经济自主;是否有自己的小家庭,传宗接代,承担起责任。
夫子在这段话里通过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三十仅仅只是立于世,刚刚走出独自面对社会的第一步。夫子的思想中一直强调仁,而仁通人。他口中的人都不是独立的人,而是指社会关系中的人。处在社会中就要对人类这个群体负责,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说,少时主要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独善其身的话,现在就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思及此,我才能坦然。有时自己也觉得为什么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会做错很多事,有许多迷茫。原来是因为面对的环境不同,生命主题不同了。夫子到四十才不惑呢。知道和能做到是两回事,即便是明白了,但在真正面对时还会产生摇摆和迷惑,这才是三十岁时在社会的摸索过程。走过这段才可能达到四十不惑,知行合一。
而是“知天命”,有书解释“到50岁,自己对着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个来龙去脉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少年时代,'独上层楼望断天涯路'的前景茫茫,也不再是'天下事舍我其谁'那种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负了。”
这个解释十六岁时读来不解,现在读来拍案叫绝。“命”、“立命”、“天命”在《论语》中屡屡言及,中国人喜欢说“命”,但不难看出我们的国人却并不“认命”只有在事情盖棺定论后才会感慨一句“此皆为命!”但在此之前,都是以己之力在抗阻、在承担、在改变生活中的偶然加诸其身的各种艰难险阻。然而我们有时不是后力不继,就是用力过猛。其中的智慧也许非要到五十岁才能拿捏到位。
从“知天命”可以体味到儒家的精神,承认世界的偶然性以及人力的局限性,但依然争取自己的主宰权,不怨天不尤人的生活。我想这应该就是教导我们理性的看待问题,但不逃避责任,建立起自己的规则体系,但要懂得审时度势,不过分强求。这种智慧可能的确要到五十岁了。
记得曾读过《周易》的《象传》,传言为孔子所著,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释义为: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我愿意相信这句话是孔子这个可爱的老头说的。“自强不息”才是儒家文化根植在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是我们立足天地间虽自觉于渺小却从不自弃的信念基石。希望等我五十岁的时候也能体会到“知天命”到智慧。
静静读《论语》与你细细品。重读经典,滋养灵魂。
静静读《论语》(二)——为政第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