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静待花开
牵着蜗牛去散步
Yes,都是的,就该这样
No, 只有自己进入到蜗牛的速度,才体会得到静待花开是一种什么感觉,才知道那个有多难受。在前面表现的规律的位置,允许他慢慢来,这份难受只有自己去消融。
你得不停地观自己,然后无数次较调标准,细细地感知和体会他,然后为了把一件事让他理解,声音、动作、语言表情全部用上,一个人就是一出戏啊,同时逻辑要清晰否则他的表情绝对让你觉得自己蠢透了,因为他的表情说的是你没救了(挖出来的)。然后三十分钟可能才问到一个算觉察的答案,任务是觉十个,他觉两个事件我感觉自己已经去了半条命……这个过程还要保持波澜不惊,否则你惊他更惊甚至就关门了。
就这样艰难拉伸意识,身伤空麻麻的标准已经被调到近乎符合规律了,比起原来,算是天上到人间,而那个天上我也曾觉得是很低。我有时候都不觉得是在对娃干,而就是在跟编程干。就这样慢慢拉,慢慢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了很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开口陈述报告;
第一次主动找觉清正式地问问题;
第一次在觉清说到他的时候自己主动补充说明;
第一次自觉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
第一次边吃边聊,还分析点评同学;
第一次对着觉察说,我好了,开始吧。
还有很多看不到起始点的转变,比如生活中常帮我,给我提解决方案;直接告诉我他不会,不懂;在有误会的时候帮自己说明......
只有在这里,在天赋少年这里才可以如此慢,但又不是真的慢。
我们看到的行为已经是内在神经网络无数次重新连接,新的程序一次次植入和启动的结果。
昨天问了一个阿拉丁神灯的问题,我也问了自己,要不要他一下子变到位,才发现,如果实现,那是我想要的样子,他现在就是他的样子,是他的灵魂要体验,而我的灵魂自愿选择参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