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慢马定律”和余华的《活着》

“慢马定律”和余华的《活着》

作者: 黄思明 | 来源:发表于2024-07-25 01:56 被阅读0次

刚刚看到一位简友在平台发表这样一篇小短文,名字叫《慢马定律》,看完后,我倒不是说故事本身有问题,只是它故事侧重点和我今天要讲的不一样。

作者要说的大概是职场新人,老板资本家用来激励新人拼命干活,这并不差,但是我却非常讨厌这种只讲故事一个侧面的所谓“定律”。

你以为你是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嘛?我们不妨来复习热力学的这三个物理学定律啦!如下: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不能从无中产生,也不能消失于无形,而是从一个形式转换为另一个形式。在热力学中,这一定律表述为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对外部做的功之和。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开尔文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完全转换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第二定律揭示了热量转换和做功的方向性,即热现象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且一切自然过程都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也叫熵增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或者绝对零度(T=0K)不可达到。这一定律指出,随着系统趋于绝对零度,熵的减小有一个限度,即达到绝对零度时,熵值不再减小。

上面摘录自百度百科,不知道大家对这物理学中著名的定律还记得多少呢?我们的自然科学定律,都是有一个逻辑缜密的背景学科来支撑的,像热力学定律,都是在物理学这样一个大的系统之下,慢慢发展前进。

但是,相类似的人文科学的什么狗屁“慢马定律”、“木桶定律”等等,我却非常不喜欢。这明显就是牵强附会自然科学嘛,但是,我又理解提出所谓定律的这些人。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以它强势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而自然科学定律可以说更是被大家所普遍接受与肯定。

研究人文社科的学者也好专家也罢,有了一点点人文思想的感悟,要把它普及大众,毫无疑问用自然定律类似的称呼,非常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与接受,有利于传播,从而获得利益,他们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那扭曲的一点点自我,在利益面前,自我都是狗屁。

但是,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来说,这种拾人牙慧牵强附会搞法,肯定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人文科学不能做自己,总是附会到自然科学上去,那么它永远就是低人一等,在自然科学面前,它始终抬不起头来。

说来奇怪,我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学生,倒是对人文科学未来发展忧心忡忡,总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人文科学毕业生,甚至怀疑我可能是叛徒。

但是,我只是出于一个热爱人文科学本身的目的。在我心目中,人文科学也好,自然科学也罢,他们都是人类科学大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分伯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再说,它们起初都来自哲学这个总源头。既然都是哲学这位老母亲的孩子和分支,有什么好争第一的呢?

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慢马定律中,那匹慢马被主人卖到了屠宰场,似乎命运很悲惨了,好像结局很悲催。但是,每个人的人生并不是那只慢马,生命总是有无数种可能。

如果要我给慢马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那我就把故事连接上余华的小说《活着》,福贵经历人生起起落落,最后孤单一人,他决定要去买一匹马,兜兜转转到了屠宰场,买下了这匹“慢马”。

诚然,余华的原文是老牛,我们忽略买的种类,况且《活着》本来就是小说,买老牛和买慢马没区别,这个慢马定律,我也可以改为“老牛定律”,一头老牛被主人嫌弃有什么稀奇的呢?

忽略掉物种本身,不论是慢马,还是老马,只要是尽了自己当时那个状态下的最大努力,它就是一匹好马,不能以绝对的快慢来论好坏,每匹马的骨骼饮食环境都不一样,怎么能要求所有的马一样快呢?放到每个人的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慢马被福贵买回家,它干活跑得再慢也不会有性命之忧,顶多就是福贵唠叨那么两句话,我算是给慢马逆天改命啦!

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平凡人生那就不要嫌弃慢马,慢一点没什么,快到扯到蛋的例子还少吗?明代的唐伯虎算不算一例,不好评判。

然而,明代著名的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是一匹“慢马”。四五十岁了,可谓一名不文,老爸都望眼欲穿,但是,文爸厉害就厉害在,哪怕心里再有期待,嘴巴永远不承认。他永远相信儿子,相信儿子一定可以光宗耀祖,一定可以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文爸在儿子的遗憾哭声中去世,文征明五十多岁才开始做官,六十岁辞官回乡教书育人,六十多岁已经执掌南方文坛,七十多岁书法名扬天下,八十岁已经是文坛宗师。这里面的具体年岁,我没有去细细考究,大致故事脉络却是没错的。

有到一位网友“陪读妈妈有妙招”焦虑自己的孩子词语学习,不禁感叹“啥时候开窍啊”,并且她跑去买了一堆书,如《艾宾浩斯记忆法》和《考试脑》,说是要假期给孩子来一个疯狂集训,我看到这就替她孩子捏了一把汗,心想如果我是她孩子,必然痛苦无比。

于是,在未末,我评论说:

集训孩子不如集训自己咯,譬如《父母的觉醒》《教育心理学》等等,都好好仔仔细细学一学不香嘛。。孩子有无力感,你更不能着急,淡定淡定,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几十岁了还不开窍,文爸却很淡定,到死文爸也没见到文征明事业和文学书法等有起色,五十多岁文征明才开始做官,六十多岁才开始领袖文坛,七十岁终于成为一代文宗。话说你娃娃这么小你就着急,那还得了啦!

愿所有孩子都被淡定对待,不疾不徐,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愿所有父母都抛弃焦虑,同自己和解,学学明代文爸爸的智慧,始终相信孩子。

最后,我仍然要说,哪怕不是父母老师甚至是社会所认为和认可的那种“努力”,只要是孩子尽了自己的努力,那也就够了。走自己的路,有梦想的孩子,他必然会为之努力,你有什么好焦虑和担忧的呢?

推荐推荐‖如侵立删


相关文章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活着》读后感 2018.7.7(文白) 完整二刷了【余华】《活着》原著和电影。“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 活着 ——余华

  • 1

    活着-余华

  • 活着—— 余华《活着》

    活着的力量,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无法改变历史, 只有顺从历史, 或政治疯狂, 或人性懦弱。 ...

  • 你看了这个,会觉得好好活着一点也不难!

    ​当代人活着有多难呢? 答案是:面对余华的《活着》 那么难和苦不值一提 余华的《活着》。我最开始是大学读过,后来又...

  • 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 作者:余华 对你而言,活着是什么?金钱、名利、幸福、美食、爱情……?余华觉得: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

  • 慢马定律

    心理学上有个“慢马定律”。 讲的是,两匹健壮的马,各自拉着一辆货车,一匹马卖力地朝着目的地走着,另外一匹马则慢悠悠...

  • 慢马定律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 慢马定律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匹马各自拉着一辆货车,陪主人去远行。 其中一匹马十分实诚,一路上艰难而卖力地走着;另外一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马定律”和余华的《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lmcjtx.html